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举办,与城市更新同频,也彰显出城市文化的韧性与活力。今年,“白玉兰飘香”线下惠民放映活动进一步拓展,覆盖上海16个区,18个标志性文化场馆,为市民创造深度参与行业,与主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电视节开幕当天,“上海十大最佳影视取景地”与“最具潜力取景地”一同揭晓,为市民和游客可打卡解锁影视文旅目的地提供选择。
创办于1986年12月10日的上海电视节,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性电视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内外电视业交往并不频繁,全国范围内尚未组织过国际性的电视文化交流活动。为了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将中国文化介绍给全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上海电视节应运而生。上海电视节重要板块之一白玉兰奖评选,以上海市的市花“白玉兰”命名,象征着该奖的纯洁、公正和艺术至上。
如今,上海电视节已经成长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电视交流平台之一,作为集评奖、市场交易与创投、论坛、惠民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电视节,上海电视节在业界享有广泛声誉和影响力,不仅为引进国外优秀电视节目创造了平台,也为中国原创电视节目走向世界开辟了通道,双向达成了诸多节目交易,也是全球电视业人士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可以说,上海电视节为推动中国电视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外电视文化交流贡献了巨大力量,也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品牌之一。
电视节开幕式上,作为“中国电视剧海外推广大使”,演员闫妮回忆了自己参与海内外电视交流的故事。2017年,她和胡歌主演、由上海制作出品的电视剧《生活启示录》在蒙古国播出,很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在乌兰巴托出席观众见面会时,有一位女观众对闫妮说,她一直在追看《生活启示录》,见面会当天,因为车辆限号,她从很远的地方徒步走来,只为了见上剧组一面。“那一天,蒙古国观众的笑脸,蒙古语主题曲的恬静和深邃,让我忽然静下心来,去享受这美好的共鸣和乌兰巴托的夜晚。”闫妮说。
“国际交流”仍是今年上海电视节的关键词之一。例如,“白玉兰视界”电视市场将举行“聚焦海外”系列推介会及沙龙活动,邀请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法国的推介方、海外业务负责人探讨国际电视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分析国际电视市场的销售难点及未来方向;白玉兰论坛将着眼于国际传播环境的新变化,探讨中国故事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出海新趋势、新渠道和新模式。上海电视节也欢迎世界优秀的作品走进来,电视市场吸引法国MIP娱乐内容市场、韩国KOCCA、日本东京电视台、英国BBC等影视企业现场设展;白玉兰奖与多个国家的电视文化机构拓展了联系,吸引了匈牙利国家电视台、韩国首尔电视剧节等机构参与。
电视节开幕当天,“白玉兰飘香”上海电视节节目展播和线下惠民放映活动也在中华艺术宫宣告启动。本届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飘香”节目展播,内容包括最新的海外电视剧、纪录片和动画片,并在原先上海本地电视频道的基础上,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一带一路”视听节目展播季一同将展播活动拓展到国内更多城市。
启动仪式上,开幕片《柴米油盐之上》导演柯文思与观众分享了创作感悟。柯文思曾于2015年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他曾获得过2次奥斯卡奖,16座艾美奖奖杯。他执导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讲述的是中国的脱贫攻坚故事。柯文思说:“最大的挑战在于,我是个英国人,不懂中国的文化和语言,要讲好这样一个众多贫困人口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脱贫的故事,并让西方的观众理解,一开始我也曾感到有些畏惧。”他说,纪录片比故事片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最终他们还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为大家带来许多非常动人的故事,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
今年是今潮8弄第二次参与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惠民放映活动。今潮8弄推广负责人崔怡怡告诉第一财经,今潮8弄所在的四川北路一带,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着非常繁荣的影戏文化,希望通过电影电视节提供的优质文化内容,让大家再次关注这里曾经有过的“过河看影戏”的传统,在百年老建筑里感受光影魅力。据了解,此次今潮8弄展映三部纪录片佳作《卡拉OK天堂》《索菲娅!》《保罗·罗维西:光影诗人》6月12日开放预约,当天即全部约满。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滕俊杰谈到,正如体育赛事、大型演唱会,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同频共振。“事实上,在相对理性,但同样也会给人带来感动的纪录片、电视剧中当中,也存在这样聚集在一起观看交流、沉浸其中的情感需求。”滕俊杰认为,优质电视节目在当代都市中具有社交功能,在这些文化标识地展开放映和交流,也有助于扩大电视节本身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观众在现场直接表达的赞美或者批评对创作者会产生重要的反哺和参考作用。“以前看电视,大家都在客厅里,偶有在媒体上的发声,但缺乏这样的线下交流的渠道,这样的渠道能够讨论出一些更鲜活的观点,对创作者来说很有价值。”滕俊杰说。
在这些前来观看的观众当中,也许会有关心艺术的文艺青年,关注纪录片未来发展和电视剧产业道路的人士,各个圈层的碰撞会产生独特的火花。崔怡怡觉得,这样的活动对于未来有志于从事电影电视行业的年轻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2021年的放映,有许多同济大学的学生来到这里,他们可能还在思考自己的理想和未来,通过交流,他们也许能够了解并喜欢上这个行业。”
在《理想之城》《三十而已》《流金岁月》等众多影视作品中,观众通过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和平饭店、枫泾古镇、M50创意园、上海影视乐园、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等上榜的影视取景地,看见上海深厚的历史底蕴、时尚潮流和创意精神。未来,观众们可以跟着这份榜单,走进这些影视取景地,感受镜头下的都市风情。对于创作者来说,“2023年上海最具潜力影视取景地”榜单,可以为他们提供另一个观看上海的视角,徐家汇书院、南昌路、蟠龙天地等具有潜力的建筑、街区值得进一步发掘,为全球观众呈现这座国际都市的别样风情和城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