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唐际根:科学回应曹操墓的三大质疑

频道:动作电视剧 日期: 来源

2006年意外发现的一方两晋时期的墓志透露了曹操墓的方位。因墓葬被盗掘,考古队开启抢救发掘。中信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此处葬曹操》一书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曹操墓惊心动魄的发掘故事,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证认定墓主人身份,根据一系列关键证据对公众的质疑逐一进行科学回应,再结合科技与人文的方法,以全新的研究成果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和他的时代。

“疑冢”即假坟。唐代人张瑝、张琇为报杀父之仇,刺杀一个叫万顷的人,结果自己也被处死。二人死后,有人收尸将他们葬在河南邙山上,但又担心万顷的家人知道了会掘坟。于是设置了几处疑冢。这是设疑冢防寻仇的特殊例子。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安排自己的后事有过描写。书中说道,曹操临终前命人在彰德府(今安阳)讲武城外设疑冢七十二,使别人不知道他死后的葬身之地,以防他日自己的墓葬被人挖开 。

嘉祐五年(1060),与韩琦同朝为官的王安石送契丹国使出塞。其时北宋都城在汴京,也即今天的开封,而辽国版图的南界在今北京南部的涿州。王安石在开封与涿州间走了一个往返。大概返回汴京途经相州(安阳)时,王安石注意到相州西部太行山前高大的封土,于是也写了一首诗,题名《将次相州》。其中前四句是这么写的:

韩琦的诗最先在同一首诗中将曹操与疑冢相联系,开“疑冢”说之先河,而王安石的“八九丘”,则给了一组数字,或许有人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使王诗中的“八九丘”成了“七十二疑冢”。

这些坟冢是北朝时期东魏、北齐的贵族墓葬,包括一部分北朝皇陵。1975-1977年考古部门组织力量对这些古墓进行调查,1980年将这些古墓命名为“磁县北朝墓群”,并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以来,考古部门再次全面勘查这些古墓,在磁县城南和西南,漳河与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和西部山岗一带,大约南北15千米、东西12千米的范围内,发现墓葬134座。这些古墓原本都有圆形坟丘,部分坟丘保存到了今天。其中保存较好的前港村坟丘,现存坟丘东西121.5米,南北118米,高21.3米,当地人称为“天子冢”。想必宋代能够看到封土尚存的北朝墓葬会更多。

中国现代通用的简体字,其实本是古人创造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有块展板以1986年新版《简化字总表》为依据,从《总表》中第一表、第二表中选取了388个字头进行简化字溯源,得出的结论是:现行简化字始见于先秦的共49字,占所选388字的12.63%。1956年的《汉字简化方案》中,只有一个字是1949年后创造的,即窗帘的“帘”字。

西高穴二号墓中有2块六边形石牌,分别刻写有“五尺涞薄机一”和“水軑机一”。其中两个“机”字都写成了简体字(按多数人的想法,应该写成“機”),而实际上,简体的“机”字本来就是汉代文字。此字后来被1956年的《汉字简化方案》选中。许多人不知其详,以为“机”字是今人创造,故视之为造假的铁证。

下图是一件北宋瓷碗。碗底有四个毛笔写就的字:万事和合。正常情况下,此四字应该写成“萬事和盒”,但实际情况是“萬”写成了“万”,“盒”写成了“合”。可见简体字在古代并不鲜见。

E:好的考古发掘工作,必须时刻将文物保护铭记在心。西高穴二号墓中最有价值的文物,既不是“魏武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也不是“魏武常所用挌虎短矛”。最重要的文物,无疑是曹操的头骨。我们应该以百倍于法国人保护名画《蒙娜丽莎》的努力来保护曹操的人头骨。而现代的DNA测试,都是有损试验阶段,我们有什么理由让曹孟德1800年后再惨遭伤害呢?

关键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