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进入绝经期后,身体会发生哪些改变?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

频道:欧美电影 日期: 来源

谈到“更年期”,知妹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个现象,不少网友上网求助:“妈妈更年期了,我该怎么办”

而大多数的困扰都是这样表述的……

“我妈好像更年期了,发起脾气来跟疯了一样,你们的妈妈有这种情况吗?”

“告诉她可能是更年期,她就觉得你说她有病,死不承认,买了药不可能吃……”

“有时候就感觉她作得过分,真是心疼我爸!感觉要是我,我指定不能和她生活!”

“像疯了一样”“太难了”“死不承认”“作得过分”“无法一起生活”……

是很多人对更年期女性的“刻板印象”,但你们知道,真正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是怎样一种感受吗?

她们会经常感觉后背像是有一团火在燃烧,不管工作还是在和别人聊天,这种情况都会不断出现,满头大汗,很是尴尬。

无理由的浑身疼痛,而且会持续很久,让她们烦躁,但在别人的眼里却是无病呻吟。

作为旁观者,我们更多的将 “更年期” 看做是女性到了中年后一种常见的现象。

等把这段时间“熬过去”,妈妈就会自动恢复正常,根本不算是个病,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去医院。

然而,对女性来说,更年期,也称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是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

绝经期这段时间内,女性身体及精神上会发生巨大变化。有相当数量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迅速降低,被一系列症状所困扰,影响身心健康。

目前在我国,调查显示,只有28.9%的更年期女性会因为更年期症状寻求医疗帮助[1],更多的女性只能是默默忍受身心的各种不适。

很多人觉得更年期的女人不好惹,因为她们脾气暴躁一点就炸,每天没有干什么活却觉得很累。

实际上这些都是围绝经期激素失调的连锁反应,不是矫情,而是身体求救的信号。

据文献报道,在我国绝经后妇女中,有15.7%经历过更年期相关症状,其中最普遍的是失眠(44.7%)、疲劳(40.4%)和情绪波动(37.2%)[3]。

具体来说,到了更年期,女性身体一般会发生如下变化,请大家一定不要当做是正常,而是多给她一点关心。

主要是由于雌激素降低或波动造成血管舒缩,所引起的不适。

到了更年期,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让骨骼中的钙快速丢失,肌肉力量减弱,进而导致腰腿关节的支撑乏力,出现腰酸背痛。

女性更年期发生在绝经前后,但女性并不一定要等到绝经后,才会经历更年期的一系列困扰。

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更年期综合征”就已经悄悄在身体里发芽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缓解“更年期”给身体带来的不适。

但是,医生仍然需要通过一些检查,格外小心地帮你排除相关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及精神疾病。

毕竟,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也是很多妇科肿瘤的“标配”。

虽然目前还没有哪个方法可以安全有效地延缓更年期,但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可以让更年期生活更有质量,减少更年期的远期影响。

包括坚持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健康饮食,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蛋白质及钙含量丰富的食物,预防骨质疏松,必要时也可以选用适量镇静药以助睡眠。

不要听到激素就急着拒绝,此“激素”是更年期女性正好缺少的“雌、孕激素”。

各国指南普遍认为,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在绝经早期使用,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慢性疾病(比如骨质疏松)的发生[4,5]。

但不建议自己买雌激素来吃,特别是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

由于个体差异,雌孕激素的适用人群、用法和剂量都一定要通过专业医生的评估,而且一旦开始,不要擅自停药哦!

女性在“更年期”中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不可控的身体、来自家庭关系,更来自社会舆论的偏见和污名化。

有人忽略它,有人抱怨它,有人吐槽它,有人诅咒它。

在某个网络平台,有一个小组名叫“妈妈正在更年期”,里面汇集了3201个“更年期妈妈的发泄对象”。

更年期的妈妈会有非常多的症状,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很大的打击。

因为觉得羞耻,很多女性虽然有很多不适,但仍选择独自忍受,不愿意去医院看病。

我们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以消除对更年期的误解,及时鼓励妈妈和自己向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

在医院排队看更年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没什么好顾虑的。

关键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