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妃山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温度过高,必须尽快抢修,消除缺陷!”8月16日下午4时许,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运检部的联络群里,特巡队员们的信息让所有人紧张了起来。
原来,主要负责光谷东地区电力供应的220千伏二妃山变电站所有设备在近期全部满负荷运行,该站两台供电容量18万千伏安的主变压器的其中一台在当天保电特巡的测温中显示温度过高。
很快,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启动了区域保电、转移负荷、全面抢修、用户走访等全链条的合作处理模式,力争以最高效方式,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抢修。
与其他220千伏变电站在周边有多个“兄弟站”形成线路支撑、联络不同,220千伏二妃山变电站只有一条线路出口。这就形成了周边只有一座220千伏庙山变电站可以为其分担电力负荷的压力。
“顺利转移电力负荷,是赢得抢修时间、提升抢修效率的重要条件。”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调度方式计划室主管梁进园向记者描述了几座变电站接力分担电力负荷的重要模式:找到周边负荷相对最有转移空间的220千伏关山变电站,首先将附近220千伏锦绣变电站的负荷转移到关山变电站,随后将庙山变电站的一部分电力负荷转移到锦绣变电站,最后再将二妃山变电站发生设备缺陷后过载的电力负荷转移给庙山变电站,最终在整个东湖高新区内形成供电负荷的动态平衡,为二妃山变电站的抢修赢得宝贵时间。
在保电、转负荷等多项措施并行的同时,抢修队伍也进行着特种车辆停放、抢修人员演练,最终确保在8月17日0时32分开始正式施工后,仅仅用5个小时就完成了抢修,比常规12小时缩短了一半以上的时长。
8月17日早上7时40分,经过一系列送电试验确保安全后,二妃山变电站发生发热故障的主变压器正式恢复送电。作为受益的重要单位,辖区内的富士康公司也随即恢复了整个产业园区的正常生产。
原来,富士康产业园的生产、生活用电全部来自二妃山变电站的供应。供电特巡人员发现主变压器缺陷后,同步与富士康公司沟通,将产业园的电力负荷从一小时4.6万千瓦压减到5000千瓦,以此确保园区内1.78万人的正常生活用电。
据不完全估算,供电部门将整个抢修时间从12小时压减到5小时的效率,让富士康公司提前开启正常生产,此间多创造的产值可能达到数百万元。8月18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也专门将一面锦旗送到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感谢那一夜的高效抢修。
正是经过这样的多方配合,在供电部门雷霆之势的保电、抢修行动之下,整个光谷东片区20万户家庭以及工商业用户,超过60万人在8月16日至17日的这个夜晚,以“零感知”的方式度过了变电站抢修的“尖峰时刻”,畅想平稳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