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自四月开始,多地已陆续出台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江苏省政府于5月24日召开全省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专题会议,要求确保民生用电和重要用户用电,坚决守住不发生拉闸限电的底线。
“今年预计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将超过13.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的增长。”今年4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梁昌新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研判,今年我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部分省份在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用电紧张。国家能源局针对迎峰度夏将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五方面工作,分别是抓好监测分析预警、加大支撑性电源和输电通道建设投产、确保电煤充足供应、全力做好机组稳发满发工作以及科学做好负荷管理工作。
浙江龙港市5月31日印发的《2023年龙港市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方案》显示,龙港市作为典型的电力输入地区,绝大部分供电能力依赖省网供给,根据2023年电力平衡预测,全省供电形势极其严峻,在省网因供电能力不足出现供电缺口的情况下,龙港电网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电源性缺电。
杭州市于5月30日发布了有序用电工作方案,方案称考虑到杭州市近80%的外来受电比例,供电形势更加趋紧,夏季用电高峰期可能存在100万千瓦左右的负荷缺口。
“2023年,我区用电需求将较去年同步增长,预计最高负荷将达到42万千瓦,若遭遇极端天气,最高负荷还将进一步提升。” 浙江舟山市普陀区同样于5月30日印发的《普陀区 2023 年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显示,2023年迎峰度夏全区错避峰总量7.74万千瓦,分A-F六个方案执行。
此外,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浙江江山市、浙江瑞安市、浙江余姚市等多地均已先后发布了夏季有序用电工作方案。江苏省政府于5月24日召开全省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专题会议,要求确保民生用电和重要用户用电,坚决守住不发生拉闸限电的底线。
“形势严峻,有望平衡。”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如此概括今年夏季的电力保供形势。他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夏电力供应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几方面,一是复工复产带来的产能释放较大较快,导致用电量迅速攀升。同时,潜在的极端气候威胁或会对电力供需两端造成显著影响——一旦降雨不足将会导致水电产能无法有效释放,同时高温乃至极端高温天气会直线拉动居民用电量激增。此外,在迎峰度夏这一节点上对于煤电供电企业的价格补贴尚需到位。
不过宋向清同时提出,我国目前的能源供给保障机制已相对完善,特别是在跨区域能源调度、调峰削峰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因此他预判今夏的电力供需将会处于平衡状态,其中华东、南方、华中等地或处于紧平衡。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同样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经历了去年夏季四川等地出现“缺电潮”之后,今年夏季整体对于能源保供更为强调,预计电力供需情况也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但如果出现极端气候,短期内可供采取的措施依然较为有效。
5月24日,中国华电发行了“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能源保供特别债)”,该债券品种一发行金额为15亿元,期限为2+N年;品种二发行金额也为15亿元,期限为3+N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