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长期恋爱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

频道:喜剧电影 日期: 来源

1838年7月,查尔斯·达尔文用铅笔在一封信的背面胡乱画着,考虑他要不要结婚。他在纸上划了条线,一边写“结婚”,一边写“不结婚”,他把结婚和不结婚的利弊都列了出来。(达尔文在纸的最上方,写下“这是个问题”几个字。)结婚有明确的好处。达尔文提到结婚可以有孩子(“如果上帝欢喜的话”),对健康有好处,家里会更干净,还会有个“形影不离的伴侣”(老来伴)给自己带来快乐。他在纸上写道,“不管怎样”,有个妻子,可能“比有只狗强”。

但是,他列出的结婚的坏处更有说服力。随英国海军“贝格尔号”军舰环绕世界科学考察5年,达尔文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喜欢被束缚。达尔文指出,单身的好处包括,“想去哪里去哪里,很自由”,“晚上可以读书”,而且没有“压力和责任”,更笼统地讲,他可以过一种没有婚姻枷锁限制的生活。在这封信的正面,他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清楚地写了出来:“要是每天都得陪妻子散步的话,我还怎么工作?嘿!结了婚之后,我学不了法语,去不了欧洲大陆,也不可能去美国或乘坐热气球升空,不可能一个人在威尔士旅游。”达尔文指出,人们期待的最好的婚姻生活是像“快乐的奴隶”那样的生活,陷入婚姻的枷锁之中。

但是,达尔文后来还是结婚了。在他列出结婚和不结婚利弊几个月后,他向表妹爱玛·韦奇伍德求婚了。尽管达尔文的求婚让爱玛很惊讶——她给婶婶写信说她“一整天都感到被幸福冲昏了头”——但她还是马上答应了求婚,这让达尔文更加惊喜。(他们的家人倒不是很吃惊,因为达尔文的姐姐一年前刚与爱玛的哥哥结婚。)达尔文为什么结婚?他列了那么多单身的好处,为什么又向表妹求婚呢?没有人知道答案。达尔文本人可能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当时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意识到了婚姻的昂贵代价——无限的麻烦和花销——与长久的爱带来的好处分不开,他想象有个“美丽温柔的妻子坐在沙发上烤着火、读着书,也许还听着音乐”。他大胆地赌婚姻值得冒险,亲密关系中的让步最可能带来“纯粹的美好的幸福”。达尔文说得对吗?

选项一:我感觉与人亲近比较容易,不管是我依赖他们,还是他们依赖我,都让我感到舒服。我不总担心被甩,也不怕别人跟我太亲近。 选项二:我感觉与人亲近有点儿不舒服,我很难完全信任他们。有人跟我太亲近我会紧张。我的爱人常常想让我跟他更亲密,但我会感觉不舒服。 选项三:我发现别人不愿像我想要的那样亲近。我经常担心我的另一半不是真的爱我或者不想真的跟我在一起。我想完全跟对方的生活融在一起,这个想法有时会把他吓跑。

这个统计结果并不是偶然的。哈赞和谢弗认为,依恋的不同类型反映出人们在亲密关系上有天然的差异性,依恋类型似乎总是可以用人的基本性情和情绪来定 义。多数夫妇都强调他们两人之间的爱带给彼此好处,对方让自己放松下来并帮助自己解压。(这通常是安全型依恋的表现。)一些受访者则称,他们不希望夫妻之间的关系太过亲密,对方太过亲近时自己就想逃开。(这绝对是回避型依恋。)有的受访者则称,他们根本受不了夫妻之间任何形式的分离,他们爱嫉妒,喜欢黏人,总担心对方会离开自己。(这是焦虑/矛盾型依恋关系的表现。整体而言,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出现焦虑/矛盾型依恋的情况。)每一种依恋类型都很独特,是夫妻关系在婚姻某个特定阶段的一种表现,依恋理论揭示了依恋关系分类背后的原因。当爱情来临时,成年人变成了会说话、持有信用卡的婴儿。

关键词:尽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