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憋气、怕冷,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竟是心衰最擅长的伪装术。
作为全身血液循环的发动机,心脏功能一旦受损,人就会出现乏力等症状,临床上称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关于心衰,您是不是有很多疑惑?
得了心衰该如何治疗?
就能让您得到想要的答案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发展到了严重的阶段。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就像弹性减退的“皮球”,输出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这种状态就叫做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70岁以上的老人中,每十人就有一名患有心力衰竭。
但由于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因此往往被患者所忽视,而耽误了诊断和治疗。
目前导致我国心力衰竭发生的第一位病因是冠心病高达45.6%,其次为高血压达到12.9%。
这是左心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病情较轻的患者仅仅于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轻度体力活动即感到呼吸困难,严重者在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以致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休息。
心衰引起的水肿多先见于身体低垂的部位,比如下肢,卧床患者常表现在腰、背及尾椎骨周围等部位,按压可出现凹陷,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水肿。
心衰患者还可有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失眠、心慌等不特异的症状。严重心衰引起脑缺氧时,患者还可出现嗜睡、眩晕、眼前发黑、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