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固有印象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本应出现在市井街巷,代表着团圆喜庆。但当有一天,这种声音回荡在祖国西部边陲的大山里,它又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意味。
“嘟嘟嘟……”一阵紧凑的哨音响起,10余人的巡逻分队全副武装,骑着高大健硕的军马,向目的地红柳沟进发。
巡逻为什么要带鞭炮?我心中很是不解,好奇地望向走在我左侧的田洪超。
身材高大、面色黧黑、抬头纹很深,英气的面庞带有几分虎气。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副中年汉子模样的田洪超,竟然只有二十几岁,他身上藏匿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和沧桑。
两个小时后,我们行至红柳沟。红柳沟没有红柳,这里山体近乎垂直,道路难行,地上布满雨水冲刷下来的大小不一的碎石,和零星几簇长满小刺的灌木丛。目光所至,只觉荒芜。
“保持警惕,快速通过!”田洪超突然喊道,并转身牵住了我的马。官兵们也迅速将我围住,表情严肃,眼神犀利。
“快看山上……”队伍中有人大喊一声,只见前方百米外,一群灰色野狼呈“C”形正虎视眈眈地望向我们,獠牙外露,摆出一幅随时进攻的姿势。我的双腿和马身在颤抖,心脏更是突突直跳。
砰砰砰……正当我狐疑时,耳边突然传来鞭炮的巨响。野狼发出呜呜的叫声,仓皇而逃。望着它们远去的方向,我长长舒了口气。
大山里的夜透着寒冷,月亮渗出清冷的光。返营途中,田洪超赶狼的画面又过电影般地浮现在我的眼前,鞭炮声也在耳畔回响。我扭头望向他,忍不住说:“班长,你们每次巡逻都带鞭炮吗?”
2017年春节前夕,田洪超和战友负责将过年物资送上大草坡执勤哨所。快到山谷处,田洪超猛然看见雪坡上一大群野狼或正面或侧头瞪着他,杀气腾腾。此时,本来蹲坐在地上的头狼突然起身,尾巴平翘,像即将出鞘的军刀,准备扑杀。
那是田洪超第一次见到狼群,他感觉全身的汗毛像刺猬般竖起,呼吸都快停止。50米,20米……狼群向他们的车辆不断靠近。
慌乱中,田洪超摸到准备送上执勤点的一挂鞭炮,他心里暗自庆幸。早就听班长说过,狼最怕非自然的声响,那比惊雷更具恐吓力。他抱着拼死一搏的想法,点燃鞭炮,扔下车。
白天狼群狰狞的面孔和鞭炮隆隆的响声,再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意识到,狼群就像战士们戍边中遇见的险境,而鞭炮又何尝不是他们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的应对办法。此时,我已不再恐惧,因为我知道,走过了边防的路,以后什么路都走得了;吃过了边防的苦,以后什么苦都吃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