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0 日,在业绩说明会上,博纳影业(001330.SZ)公布了 2023 年 -2026 年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将形成 " 三大片、三小片、三剧集 " 的稳定创作生产格局。自此,公司对电视剧的野心也搬到了台前。
对于发展剧集业务,博纳影业表示是公司在电影内容创作上的一种深化和延展,目的是实现多元化稳健经营。今年年初,公司甚至将此前上市为电影项目的募资转移到今年重点项目电视剧《上甘岭》上,目前该剧集已经在拍摄中。
不是所有电影都是《长津湖》,博纳影业转投电视剧背后是电影市场的不稳定。一方面,因为疫情原因影业重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创作的不稳定性。布局剧集,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影业的低迷,但何时能够投入市场并获得投资回报、何时能够提振公司业绩,依然是未知数。
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表示,今年是博纳影业蓄势待发的一年,除了抓住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在剧集上也会积极谋篇布局,发挥公司电影创作的优势,打造精品剧集," 剧集业务是博纳影业在电影内容创作上的深化和延展 "。
公司表示,在 2022 年博纳影业继续强化剧集业务,2022 年 11 月,公司出品的《阳光之下》姊妹片《不期而至》在优酷平台独播,站内热度最高值达 86315,播放期间占据优酷独播悬疑剧热度榜 TOP1、优酷都市剧热度榜 TOP1,优酷悬疑榜 43 天日冠。
2023 年年初,博纳影业甚至调整了募集资金,将原本用于电影项目的募集资金减少了 2.5 亿元,用于公司的电视剧项目——《上甘岭》。
博纳影业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出品的剧集《上甘岭》已被正式列为北京市 " 十四五 " 电视剧重点规划项目,预测该项目达产可收入 3 亿元。" 将此题材作为电视剧拍摄能在充分利用多元化播放渠道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作品回报率,通过提高行业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和行业竞争力 "。
此外另一部爱情悬疑剧《狩猎时刻》计划在今年内开机。 " 公司目前正尽可能挖掘在内容创作上的潜力,充分利用多元化播放渠道,提升内容产出效率以及行业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和行业竞争力。"
从营业成本可以看到,博纳影业在去年对剧集的投入开始加大,营业成本同比上升 338.40%,为 1.32 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此前的 1.60% 上升到 2022 年的 10.17%。博纳在年报中透露,将在剧集制作包括网剧 / 电视剧上谋篇布局,加大在电视剧领域的延续性开发和拓展力度,将主旋律的电影题材拓宽至业态丰富、受众广泛的网剧 / 电视剧领域。
博纳影业转投电视剧背后是不稳定的电影市场。一方面,因为疫情原因影业重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创作的不稳定性。
2021 年三季度及 2022 年一季度,《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两部主旋律商业片上映,票房分别为 57.75 亿、40.67 亿,博纳影业在上述两个季度营收暴涨。
但不是每部主旋律商业片都是《长津湖》。2022 年 8 月上市至年末,博纳影业出品的主旋律电影接连遇冷。这让博纳影业交出了上市后首份亏损年报。
亏损延续到了 2023 年一季度。虽然博纳影业春节档上映的《无名》票房 9.31 亿,但对一季度的业绩没有多少提振效果;另一部参投电影《风再起时》中国内地票房仅 4904.2 万元。
数据显示,博纳影业一季度营收 5.24 亿元,比上年同比下滑 59.37%;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亏损 1.08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2.96 亿元,同比下滑 136.54%;扣非后净亏损 1.77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2.67 亿元,同比下滑 166.22%。
公司在年报中表示,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电影行业整体受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在观影需求和影片供给均出现大幅下滑的市场环境下,公司管理层在业务上游 " 延缓电影投资项目、放缓电影发行节奏 "。
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博纳影业的分业务中,除剧集增长强势以外,包括电影发行、电影投资和影院这三大核心业务的营收均有所下滑。
数据上看,2022 年电影投资实现营收 6.97 亿元,同比下滑 50.91%;电影发行营收 8.16 亿元,同比下滑 19.75%,影院 6.47 亿元,同比下滑 24.67%。其中,影院毛利率为负值,为 -20.29%,相比去年同期下降 22.01%。
一方面,每年稳定推出主投主控的三部大片,征战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三部中小成本影片,满足小长假和周末档期;每年三部剧集。到 2026 年底,公司计划为电影市场供应 18 部以上的影片,为剧集市场供应 9 部以上的剧集。
从内容储备来看,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主旋律项目和现实类题材依然是博纳影业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