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开展全域环境卫生大清理大清扫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一周一次到背街小巷开展大清理、大清扫行动,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破除陈规陋习。二是开展最美小区创建行动。注重共建共治共享,实施背街小巷“管家制”,整治脏乱差、规范垃圾分类、规范车辆停放,加大公益广告投入,破解背街小巷治理难题。三是开展公路沿线环境整治行动。以二级路沿线为重点,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野广告、破损广告,砂石不封闭运输、带泥上路等行为,努力打造“畅、安、舒、美”公路环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开展“最美门店· 最靓街区”专项整治。制定《余庆县创建“最美门店·最靓街区”实施方案》,发布《打造最美门店·最靓街区》倡仪书,结合余庆善文化、茶文化、土司文化、非遗文化等,对辖区内的公共场所以及主要道路两侧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创设微景观,打造具有景观特色的美丽门店和街区。二是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持续加大对乱搭乱建整治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群众树文明新风,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始终保持乱搭乱建治理的高压态势,加大巡查、处置力度,对新增违建“零容忍”,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确保乱搭乱建“零增长”。三是开展“蜘蛛网”专项整治。余庆县大数据办牵头,联合移动、联通、电信、广电、供电等单位,集中开展“蜘蛛网”整治行动,对城区线缆散乱、线路裸露、废旧线缆、“蜘蛛网”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制定整改方案、分类施策,开展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净化城市空间。
一是开展“文明好司机·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展一场启动仪式和签名活动,发布《文明好司机·礼让斑马线》倡议书,倡议广大公交、出租、网约车、公务车、私家车驾驶员争做文明行车的宣传员、志愿者,争当遵守交通法规的示范员,设计一批公益广告并投入公交车、出租车,引导市民文明行车、文明出行。同时加大对车辆不礼让行人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曝光力度,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二是开展“文明创建·你我同行——走进社区文艺活动”。发布《余庆县创建文明城市 争当文明市民万人签名活动》倡议书,策划一场创建文明城市万人签名活动,全面掀起创文浓厚氛围,编排花灯、快板、钱杆、歌舞等创文节目,组织文艺队伍到各社区各小区等乡村大舞台演出,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寓教于乐,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开展“星期五全民文明创建日”活动。将星期五定为全县“文明创建日”,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到包保区开展工作,围绕环境卫生整治、公益广告设置、停车秩序规范等进行现场办公,向社区居民和商户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政策,协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营造人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浓厚氛围。
一是维护文明秩序,开展“民厕共享”行动。小公厕,大民生;小空间,大文明。鼓励商户、单位将厕所对外开放,设置“共享厕所”标识,弥补公厕厕位不足,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努力将“民厕共享”做成余庆有温度的文明名片。二是维护环境秩序,开展市场环境整顿。在不影响居民、不妨碍交通秩序、不堵塞消防通道、不扰乱市场管理情况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置、分时段投放临时性摊位,加大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设置,同时加大市场违规经营综合整治。加强对食品安全及校园周边流动商贩等巡查监管力度,合理规划、划行规市,有效保障群众的食品安全。三是维护交通秩序,开展车辆停放整顿行动。以疏为主,分时间、分时段规划路段停放车辆;以堵为辅,加大车辆乱停违停综合整治,重点整治农贸市场、学校、商场、县城主干道等违法占道停车行为。
一是开展“创建为民”服务。开展“公益广告进社区”活动,设计投放一批符合实际情况的公益广告,涵盖社会公德、文明礼仪等文明创建内容,让文明理念融入市民生活,形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二是开展“创建惠民”服务。开展“文明创建·你我同行——文化活动大比武”活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文艺文化活动,提升辖区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三是开展“创建靠民”服务。开展“文明创建·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在斑马线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行动。成立社区小区不文明行为监督小组,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促进全县文明交通习惯的养成,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