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叶向东便和其他几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起参加培训,并参加数学竞赛。没想到一鸣惊人,获得了徽州地区第一名,还代表区里参加省里的比赛。在一次次比赛中,能力得到了肯定,激情一下子就被点燃,叶向东花了一学期复习初中三年的数学,又花了一学期提前学完高二的数学,然后斗志昂扬地参加了高考。不出意外,数学考得相当不错,但由于没有复习其他课,整体成绩并不理想。于是,第二年他又将物理化学复习一遍,再战高考,被中国科大数学系录取。
在中国科大的硕士学习阶段,叶向东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动力系统方向的研究。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时,他自然地选择了动力系统方向继续学习。苏联的动力系统研究方向有许多享誉世界的大师、优良的学术传统,在这样的学术环境熏陶下,他的学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叶向东在科研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培养学生上也是颇费苦心。基础数学要研究的问题多如瀚海,若不多加指点,很容易迷失方向,遭遇挫折。因此,他前期深度参与,从选题的确定到论文字句的修改,事无巨细;后期则放手让学生独立做课题,在大方向上为学生做指引,因为科研必须要有独立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摸索,也是成长的过程。
在家里,他喜欢看纪录片,特别是科普片,这源于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科普纪录片中看得最多的要数动物世界和起源两大类,因为看其他生物如何繁衍生息能反思人类的做法,看太阳系是和宇宙如何诞生的会思考人类将走向何方。“以前我不太了解理论物理和天文学,觉得他们的研究有点虚,观看科普节目后发现不是那样,他们的研究有理论、有实验和观察的验证,成果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有时候,人得跳出专业领域,看看外面的世界。”
女儿准备读大学时,叶向东极力推荐她学数学,女儿毕业后有意转向念金融博士,他又劝道:“数学学好了,再干其他领域会比较轻松。”这些年来,女儿眼见着他早上在办公室、下午在办公室、晚上还在办公室,做科研压力很大,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有一次,女儿给叶向东发了张讨论班的现场照,台上讲话的教授秃了顶,台下也是一排油光锃亮的后脑勺,附言道:“爸,你难道希望我成为这样的专家吗?”
叶向东对中国科大充满了感情。说到底,两个原因:一是跟母校感情深厚,无法割舍,纵观叶向东的大半辈子,除了年少时期和留学的那几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中国科大度过的。二是心系自己的研究团队,享受与他们一起做研究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