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奥迪的朋友应该知道,奥迪四驱系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quattro,在意大利语中,意为“4”。而quattro技术于最早于1980年的日内瓦车展亮相,至今已有43年历史。在此期间,奥迪quattro四轮系统已经经历了8次进化和传承,每一次的进化都为四驱技术领域树立了新的标准。
而截至目前为止,也有超八百多万辆奥迪车采用了quattro技术,是全球最成功的全轮驱动系统高端制造商。且据了解,在不远的将来,奥迪月球quattro或许还将登上月球,实现汽车发展历史上新的里程碑。
在拉力赛禁止使用quattro技术后,奥迪转战勒芒24小时耐力赛,而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世界最著名和最艰苦的三大汽车赛事之一,由3名车手,1辆赛车,换人不换车地在一昼夜完成近5000公里的高速竞赛,无论对驾驶员还是赛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有兴趣的可自行去了解。
但这对于锋芒毕露的奥迪而言并不难,截至到2016年奥迪正式退出勒芒,奥迪在参加18次比赛中获得了13次冠军,其中2000之后至2011的11次比赛中,奥迪包揽了9次冠军,在2009年到2014年更是实现五连冠,同时在2000、2002、2004、2010、2013年包揽了比赛的前3名。自此以后,奥迪R8、R10赛车已经成为全球最为成功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赛车的代名词。
在赛事上所向披靡的奥迪quattro四驱技术,很快风靡世界,搭载quattro四驱技术的乘用车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销量也节节攀升,在国内市场与奔驰宝马著称为“BBA”,被誉为一线豪华品牌,目前quattro四轮驱动技术也已经是奥迪公司发展的基石之一。
而奥迪quattro四驱技术能够名震天下,又不得不提托森差速器。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这句话套用在托森差速器上也丝毫不过分。它是自动纯机械式的限滑差速器,精密而复杂、高效而稳定,既不存在时间上的延误,也不存在扭矩上的损失,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是差速器的王者。
不过,由于托森差速器高昂的成本,并非每一个车企都能够拥有它,哪怕是奥迪,曾经也有一段时间受不了。在2001年,丰田子公司收购了生产托森差速器的捷太格特,这就导致奥迪每生产一辆四驱车,还要额外给丰田一笔专利费,且丰田越要越高,还限制了奥迪的供应量,而以quattro四驱技术闻名的奥迪却又不得不妥协。
但一边妥协的同时一边卧薪尝胆自研差速器,在2010年奥迪升级成第七代quattro四驱系统,核心结构由“托森C型中央差速器”变为冠状齿轮多片式中央差速器,部分车型逐步使用该差速器,包括奥迪A5、A6、A7、S5、S7等耳熟能详的车型,甚至同年发布的性能车奥迪RS 5也使用了带冠状齿轮多片式中央差速器的quattro四驱。
不过自研始终还是自研,在综合性能上与托森差速器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冠状齿轮差速器在马力不大的车型表现还可以,但在极限越野或者大扭矩的情况下,内部的多片离合器可能会产生热失效。
而多片离合器差速器又是什么鬼玩意?这其实就是奥迪最新第八代quattro四驱,正确叫法应该是“quattro ultra适时四驱”,主要搭载在一些家用车型上,像我们熟悉的奥迪A4L、奥迪A6L及奥迪Q5L等车型。而它们当时都换装quattro ultra适时四驱时,自然而然也遭受到消费者的致命吐槽,甚至被冠上“假quattro”之名。
另外,奥迪通过多年版积累的四驱智能数据源,造就了它强大的智能四驱算力,可以精准判断四驱的切换时机,以及个车轮扭矩的精准分配。同时这套quattro ultra的结构设计还非常高效且省油,中差的冷却系统可以提高扭矩承载,在配合后桥的分动离合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油耗。
所以这套quattro ultra既保证了燃油经济性又提供了不错的通过性,关键成本也比带托森差速器的quattro四驱少了很多,非常适合运用在家用车上。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今购买一台带四驱的奥迪车型,门槛比之前要低很多。以前带托森差速器的奥迪A4L起售价要40万元以上,如今只需36万元,虽然也知道多片合路器不如托森,但架不住它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