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最近“二阳”是否增多?张文宏回应:这一波“二阳”波峰比第一波低很多,但有比较长的长尾效应

频道:日韩综艺 日期: 来源

针对网络上“二阳”是否人数增多的声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看看新闻knews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距离去年新冠感染高峰已经过去有半年,上一轮感染过的人群体内保护抗体逐渐降低,但不代表抗体全无,对整个社会而言,免疫屏障依然存在。近期“首阳”、“二阳”增多是符合病毒传播规律的,预计这波感染的波峰不会很高,“二阳”的人症状也会比较轻,但如果病毒有大的变异,那么症状可能会略微重一点,而散发感染的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一波“二阳”的波峰比第一波要低很多,但宽度比较宽,也就是说它有比较长的长尾效应。医疗资源并没有受到挤兑,公众不必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第三、第四次感染的可能性仍然有。

针对近期发热病人是否增多?“二阳”病例是否增多?的疑问,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从接诊情况看,近期的发热病人中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不过,最近1至2周发现,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

那么,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认为: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去年年底大量的人群感染以后,目前还存在着有效保护,所以即使再次感染,症状普遍是偏轻的我国当前大量人群体内还存有保护抗体,即使二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有点轻度咳嗽,只有少数的人可能出现了咳嗽持续比较长,总体讲这些发烧的人群,主要是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这一波大的疫情他们没有感染,应该说他们是首次感染,但是最近这个是一两周,我们也看到这是以往感染过的,这次又有第二次的感染。

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或者患有血液病、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容易二次感染,感染后容易重症化。因此,这类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上旬,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境外输入病例中占比达95.6%,和全球情况基本一致。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认为,随着XBB系列变异株持续输入,以及人群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增多等原因,已观察到部分地区的疫情水平有小幅回升,这也符合全球奥密克戎变异株波动流行的规律。

对此,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道:“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对症处理即可。目前从临床看,人群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总体症状较轻,不少患者以咽喉疼痛为突出症状,从中医来讲是风热感冒加点“湿”或“燥”的特征,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清咽利喉类型的中药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