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海关总署发布了一则消息,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最近两天却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在5月4日的时候,海关总署在官网发布了《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44号(关于进一步拓展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的公告)》
海关总署已经同意在原有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增加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和嘉兴乍浦港2个港口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入境口岸。
吉林跟俄罗斯接壤,跟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港口非常接近,从吉林境内甚至可以看到海,但大海近在咫尺,却无法让吉林省的货物直接通过附近的港口运输出去。
而这次俄罗斯同意跟中国合作,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作为吉林货物中转站,这将大大提高吉林货物出口的效率和便利。
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俄罗斯远东最大的港口,也是俄罗斯东部地区第一集装箱大港,目前有70多个专业的码头,港口年吞吐能力大约在1200万吨左右,占俄罗斯太平洋港口总吞吐量约20%,港口可停靠10万载重吨的船舶。
虽然符拉迪沃斯托克每年的12月份到3月份会有100~110天左右的冰冻期,但是仍然可以用破冰船破冰,所以港口实际上可以实现全年通航。
之前,俄罗斯交通部长萨维利耶夫接受俄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3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港口吞吐量将增加1亿吨以上,这意味着到203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19个港口的总体吞吐量有望达到2.5亿吨以上。
而在远东众多港口当中,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最大的一个港口,同时也是条件最好的一个港口,所以俄罗斯也会重点打造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港口。
而这次俄罗斯同意跟中国合作,向中国开放符拉迪沃斯多克港口作为东北货物的中转港,估计也是有意把远东地区的港口群做大做强。
而对于东北三省尤其是对于黑龙江和吉林省来说,有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多个这个中转港之后,他们在货物进出口以及发展外贸方面也会有很多好处,至少货物的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运输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这对于推动东北经济振兴还是有很多帮助的。
东北三省作为共和国长子,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东北经济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的,当时他们也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支持,中国很多重工业以及一些科研都是从东北诞生的。
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东北经济已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所以导致东北的发展逐渐放缓。
为了解决东北这种问题,国家也一直在想尽各种办法给予扶持,甚至国家还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布局。
尽管政策扶持力度很多,但从最近几年东北的发展来看,东北跟大家的预期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东北跟南方一些发达省份的差距仍然逐渐拉大。
对这种差距,很多人可能将其中的原因之一归结于吉林和黑龙江没有出海港口,如果有出海港口,他们也不至于发展到今天这样,至少会像辽宁那样,仍然有一定的竞争力。
所以在看到我国跟俄罗斯合作,将符拉迪沃斯多克港口作为东北货物中转站之后,很多人都觉得黑龙江和吉林省发展机会来了,甚至认为未来他们会借助中转港的优势,逐渐把经济发展起来。
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一个中转港,确实能够有效促进黑龙江和吉林贸易的发展,但是贸易的发展不仅仅是有一个港口就能够大幅提升竞争力的。
纵观全球,拥有优良港口的地方并不少,包括我国在内,有优良港口的地方也不少,但并不是每个拥有优良海港的地方都能够把经济发展起来。
那如何才能提升东北的产业竞争力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这里面既需要有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有资金的支持,更关键的是还需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