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七八十年代里,这桩案件可谓是难上加难,尤其是案件的恶劣程度和凶手的残忍至极,加上画面毫不吝啬展示凶手施暴场面,看得让人心惊胆战。
这一场场命案,不像其他的杀人动机,不是仇杀,也不是情杀,没有利益相关,纯粹展现的就是恶魔在人间的罪恶。
这才是最可怕的一点,每一次凶手都在电视台预告他的行动,那洋洋得意的语气,触目惊心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舆论和媒体,达到他变态的目的。
据犯罪心理学博士胡允慧推测判断凶手的性格,得出的结论是凶手可能存在自恋型人格,想引人注目,受到关注,极度自大,把每一次犯罪都当作自己的创作,毫无人性可言。
就凭把杀人当作创造这点,就证明凶手已经无药可救了,心理完全扭曲变态,而这个真正的幕后凶手就是掩藏最深的支持人陈和平。
本该是善良正义一方的主持人,结果最后反转发现他才是那个邪恶控制舆论导向的恐怖者,想想都细思极恐,还多次把检察官玩得团团转。
陈和平的残忍自然不必说,重点已经不止于他一个人的恶了,他是想要把这个人间都变成恶魔的地域,并极度享受这种被追捧,在日光灯下的感觉,所以就可以理解,他既是主持人,也是万恶的凶手。
要打败这样的人,便是反向行之,也就是激怒他,告诉他只是一个串场的跳梁小丑,是林心如口中的“你一点都不重要”,当狂妄自大的心理得不到满足,他便恼羞成怒了。
故事的最后,陈和平被抓了,结果反转了,大街上涌出一大片戴着面具的观众,高喊着陈和平无罪,面具之下,罪恶在衍生,恶好像不是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可以存在任何人的心中,永无止境。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突然人群中一个戴着面具的人冲出来捅了陈和平,原本的恶还没有结束,新的恶又产生了。
眼看着社会秩序即将全面崩塌,而这时也大结局了,最后是要告诉我们邪胜正了吗?可以说这就是“烂尾”了。
留给人的反思也更加沉重,面具下,可能就是一个个被催生的恶魔,恶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