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进击的巨人》《鬼灭之刃》在角色牺牲上的安排有什么异同?

频道:科幻电影 日期: 来源

而巨人中每个角色的牺牲,都只是这段影像某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作为观众的你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剧情就已经马不停蹄的继续向前发展了。就像是你在看这段时长确定、结局确定、已经是既定历史的纪录片时忘记了按下暂停键一样,风起云涌的历史才不会管你是否能接受,或者内心产生了什么波涛汹涌,它只是一个沉默的记录者,一个镜头,而作为见证者的观众只能选择在感慨之后继续播放,接受之后的故事。

而鬼灭并不是一部纪录片,反而更像一部卫视连续剧,蕴含着强烈的作者的褒贬、刻意的安排。尤其是角色牺牲后必备的感情戏,虽然有其动人的一面,但是这种一死人就切回忆杀的表现手法,使鬼灭始终有一种浓浓的“制作感”——你无法相信在鬼灭的世界里那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反而更像是鳄鱼老师在听说了炭治郎他们的故事后,经过加工和编排,再说给我们听的天桥评书一样。

总结一下,巨人角色的死是宏观背景下小人物的死,你会暂时将他们的离去抛在脑后而继续见证宏观历史的发展,但是在事后某天突然想起来的时候,却会一次次感受到无比真切的难过。因为你相信,正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人创造了历史,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的一切,而这些微不足道、尘埃一样的生命却被永远留在了某个寒冬或春天。

鬼灭角色的死是刻意放大的特写画面,是持续的渲染煽情到达的高光时刻,你当时会痛哭流泪,会痛骂编剧,会砸电视机,会在结局时长吁短叹:可惜xxx见不到了。几周之后新的电视剧播出,你又会投入新的一轮感情宣泄之中,至于鬼灭?灯灭了,场散了,被编剧揪心起来的感情也平复了,嗑完瓜子也该回家睡觉了。

当我看到巨人中的人物死亡时,我心里的感受和现实生活中死了一位我无甚交集但了解其一生的人几乎无异,此时我思考的是这个大世界中小人物死亡的命运;

当我看到鬼灭中的人物死亡时,我所感受到的是站在上帝视角对这部漫画叙事技巧和共情手段的关注,我喜欢里面的一些人,但他们的死让我觉得作者真的在刻意强调这些人真的都是纸片人。

巨人是人物为剧情服务的。剧情走到这了,该讲讲过去的故事了,那就讲讲,到人物死亡的时候,就不细说了。谏山不会用死亡来左右你对人物的判断,他会尽量在合适的地方客观的展现这个人物。比如贝特霍尔德,他在马莱的过去早就在之前讲过了,死的时候连句遗言都没有。

我感受最深的是,鬼灭角色的死亡是作者为了加强感染力安排他们死的。而巨人里的角色是自己战死的,感觉他们死得很真实,看的时候代入感更强。

鬼灭的角色死让我感觉有点悲伤,然后就没了……那些角色可以不死吗?我觉得可以。当然死了的话肯定给观众印象更深。我感觉他们的死都是作者在承托出鬼有多么强大,鬼杀队有战斗多么的艰难,他们的伟大。

至于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路人的死亡,一步步加深了巨人的可怕。(第一次看艾伦妈妈被吃的那个镜头被吓到了。)前面看着人类巨人战斗有多么不死不休,后来发现他们是同一种族是就有多么震撼。

关键词:进击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