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这就是祖国,你永远可以相信她”!这场万里归途都发生了什么?

频道:剧情电影 日期: 来源

4月中旬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在苏丹特别是首都喀土穆地区,中国公民和机构面临极大安全风险。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在苏丹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外交部牵头,军队、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中资企业和驻外使领馆联动,安排大巴、军舰、油轮、飞机等紧密衔接,通过5条路线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同时协助撤离了来自8个国家的231名外籍人员,在15个昼夜里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实际成效。

在国内外各方通力协作下,全力维护在苏丹人员和机构安全的同时,撤离“路线图”逐渐清晰起来。1500余人,以喀土穆为主、散居11个州,来自国内27个省区市,有企业员工、孔院老师、留学生,也有个体商户、媒体人员、援苏医疗队员,在苏丹领空关闭情势下,可以自喀土穆分别经苏丹本土海港和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南苏丹的口岸撤出。

4月23日深夜,外交部赴苏丹工作组受命踏上征途,不少在苏丹的中国同胞也彻夜未眠。中国驻苏丹大使馆计划次日组织在喀土穆中国公民集中撤离的消息,让大家十分激动与期待。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综合研判安全形势,比较线路,经过反复“沙盘推演”,选定了陆海空联动撤离苏丹的主路线,先将人员从喀土穆以陆路转移至苏丹港,再从苏丹港以海路转运至沙特吉达,最后再从吉达通过航班接返回祖国。这条后来被事实证明的安全路线,在战局和战事影响下,仍坎坷不已、险象环生。

从喀土穆撤出的前一天,外交部和驻苏丹大使馆再次专门就保障撤离队伍安全做苏丹方面工作。撤离当日,驻苏丹大使馆周边还能听见枪炮声。天蒙蒙亮时,大使馆全体工作人员已赶到撤离集合点,分别清点人员、核对名单、维持秩序、联络车辆等。到馆工作刚满3个月的老张是其中一员。负责实时汇总更新在苏丹中国公民信息的她,已连续几天夜以继日地在电话旁值守、记录、汇总。她一边对着手里的人员信息表招呼同胞登车,一边耐心地在电话中劝导尚有犹豫的同胞尽快撤离。厚重的防弹衣和沉甸甸的钢盔,与她略显瘦弱的身体似乎不太协调,却又格外衬托出几分淡定、坚毅和勃发的英气。

在百般努力下,一支由6辆大巴、7辆轿车组成,载有306人的撤离车队终于出发。负责带队的,是使馆95后青年外交官、主管领事保护工作两年多的小宋。从喀土穆到苏丹港,需穿越冲突双方的交火区。车队刚出喀土穆,就被一处哨卡拦了下来。路障两旁的皮卡车上载有多名全副武装的当地士兵,手持油黑发亮的冲锋枪,一脸警惕地看着车队。在头车上的小宋迅速决断,一边周知出发前指定的后面各车车长,招呼同胞们务必保持冷静、不要轻举妄动,一边与对方沉着交涉——“这是中国的撤侨车队,我是负责组织撤离的中国外交官。车上只有中国公民以及他们的家人。请予放行。”几名士兵听到这儿凑着头嘀咕了一番,又将小宋的外交护照拿去一再翻看,终于同意放行。

位于北京市二环边上的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在整场撤离行动期间,始终人声鼎沸,电话响个不停。“驻苏丹大使馆报告喀土穆断水断电,少数同胞生活物资告急”“又有一家中资企业报告所在办公楼临街窗户玻璃均被震碎”“在苏丹南部的西科尔多凡州还有90多人等待撤离”“第一批38名中国公民已经登车即将前往埃塞俄比亚”“海军军舰离苏丹港还有4小时航程”“在吉达已联系上数家酒店,可腾出一定数量房间紧急安置撤出中国公民”“派赴前方的工作组组长刚刚与沙特外交副大臣会面,沙方愿意提供最大支持”“自苏丹港搭载首批61名撤离中国公民的‘山东潍河’号油轮将于5分钟后靠泊吉达港”……来自国内外各个方向的海量信息在这里汇集,经过分析、处理,一道道清晰的指令又从这里发往国内外。

撤离队伍从喀土穆前往苏丹港,一路见到的是满目疮痍、关卡林立,面对的是潜在的、未知的危险。领事保护中心的每名同志,每个小时、每一分钟都为此担心不已。中国与苏丹有6个小时时差,当300多名中国公民在当地时间凌晨抵达苏丹港时,北京已是清晨。惟有同胞们都平安抵达才能放下心来,领事保护中心的全体同志跟着熬了一个通宵,有的同志的母亲身患重病,有的同志的妻子刚动了大手术,却依然坚守岗位。

关键词:万里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