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港片影史第一,《毒舌律师》凭什么?

频道:剧情电影 日期: 来源

如果只看《毒舌律师》的电影简介,你可能会产生疑问——律师林凉水为维护深陷冤案的单亲妈妈,发起捍卫法律之战,这看起来好像就是一个小人物掀翻大权贵的爽片?怎么拍出来就成为了现象级作品?

《毒舌律师》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如果你对港式律政片有所了解,也许会觉得《毒舌律师》的元素实在是有些老套:永恒的“法与情”主题、充满正义但不拘小节的大男主、先犯错后逆袭的救赎之路......类似的叙事,在90年代的香港律政电影和世纪初的TVB剧集中都曾数度出现。因此《毒舌律师》在上映之初,就被诟病为是经典香港电影的“满分作文”。

这个简单的道理贯穿了整部电影——林凉水辗转于律师和法官之间,他始终坚持凭良心做事,不愿攀附权贵;资深律师金远山开头看不上“行业垃圾”林凉水,后来却在法庭上临阵“倒戈”站在公道一方,也是出自一位律师理应维护法治社会和法律原则的良心;最后被网友揶揄为“超现实”的法庭戏上,陪审团的大反转奠定了“正义”结局的基础,还是因为那句“做人要凭良心”。

然而,观众们总是会为了那份对良心和正义的渴望而感动,这才是《毒舌律师》大获全胜的本因。在影视作品都在竞相挖掘更深层次的人性和人情、表达更复杂的内涵时,《毒舌律师》却回过头来传递最为朴素而经典的价值观,反而更能触动人心。

这是个真实到极致的小人物。被泼了半辈子冷水,所以原本恃才傲物的法律精英成了整天在办公室发牢骚、开庭都要迟到一个小时的摸鱼大王。一面看不起趋炎附势之辈,一面又渴望金钱地位,于是在名利的诱惑下行差踏错,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却连自己最看不上的事都做不好。

黄子华形容林凉水:“是一个对自己很有要求的人,所以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时候,他的世界就坍塌了。”

随着电影剧情的推动,关键线索意外出现,已被盖棺定论的冤案终于有了一丝突破口。林凉水抱着破旧的公文包,抬头看着月色,问自己:“你还记不记得你当年读法律是为了什么?”其实这个答案,我们都知道,林凉水也知道。所以尽管困难重重,林凉水依然全力以赴、查找真相。最后用一场精彩的法庭雄辩,完成了自我救赎和翻盘。

但这里毕竟是法庭、辩论场,不是有热血和拳头就能取胜的八角亭。因为香港采用的是陪审团制度,所以除开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充足的证据,林凉水还需要语言的艺术,才能打动参与本案审理的陪审团。

在法庭上,林凉水提问钟家的法律顾问董卫国,是否知道自己与钟家人见面的时候被拍摄了视频。话音还未落,就被对方律师厉声打断,并以“引导性提问”和“非证物提问”为由加以驳斥。

他当然知道。林凉水这么做,是为了“扮猪吃老虎”。假装自己是个专业知识不过硬的废柴律师,让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法律顾问董卫国更加得意,甚至会从法律专业的角度来反驳他的提问。

而听到这句回答的林凉水,一摊手,用调侃又无奈的语气对陪审团说:“有特权就可以不说话,真方便啊。”陪审团的表情立即变得耐人寻味。一句并无错处的话,在这个小人物对抗大权贵的语境中,经由林凉水的语气“加工”,立刻变为一句蔑视法庭的傲慢挑衅。

关键词:毒舌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