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读懂数字中国|搭车数字经济,农业打开“线上”模式

频道:喜剧电影 日期: 来源

“往年一次卖粮可能需要3-4天,而去年卖粮仅用1天左右的时间,就把三车粮食卖出去了。利用在线售粮预约平台,不仅方便了我们农民卖粮,还非常节省成本。”家住哈尔滨市木兰县柳河镇向山村的农民邢健鑫这样说道。

邢健鑫的经验是数字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一个生动缩影。伴随数字中国建设,农业发展也搭上了数字经济的快车,向便捷化和高效化迈进。4月26日-30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各大参展商也带来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现在蜂箱的温度是多少、湿度是多少?以前每天要查箱,现在看手机就行了。”甘肃省陇南市养蜂大户老张说。现在,老张的蜂场全都安装了摄像头,他可以通过智慧蜂业数字化管理指挥平台实时了解蜂场区域的安全状况。每年的“分蜂”关键时节,老张都会利用蜂箱安装的微型摄像头,通过AI智能分析判断蜂群分蜂意愿,在分蜂时期,获取精准的分蜂预判信息。

如今,这样的情景在陇南早已不是新鲜事,越来越多的蜂农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智慧养蜂”。随着陇南市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将中蜂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天翼云数字技术也被引入陇南为百姓养蜂提供技术支撑,让全市2.6万户蜂农都使用上了智能化、信息化的养殖设备。2021年,陇南市共计养殖中蜂40万箱,蜂业总产值达2.8亿元,让当地老百姓真正走上了一条以“甜蜜”谋富裕的道路。

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里,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翼云”)资深专家祁超指着展馆里的模拟大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如今,天翼云为陇南打造的智慧养蜂管理平台已覆盖上万蜂群,节省50%人力成本,同时也提升了本地蜂蜜的销售量。

“早上看数据,晚上再看,比如说增加了两斤,养蜂人很直观就能知道,是哪个地方进蜜多。如果某个地方很留蜜,养蜂队就会把大部队搬去。还可以同时在两个地方试验,比较哪个地方更好一些,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地去采点。”老张说。

在数字福建场馆内,福建有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有伦”)展示了数字农机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在线平台,农户可以实时查询附近合作社可提供的拖拉机、水稻插秧机、旋耕机等农机的空闲数量,并按时间地点进行预约。入驻平台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实时查看各地的订单需求,并安排农机前往提供服务。

“通过农机信息的上云,可以实现农机资源统一调配,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率。”福建有伦展示台的王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往农户预约农机服务可能只是预约相熟的人员或是附近的合作社,当地收成时间较为集中时往往会耽搁不少时间,线上实时查看农机闲置情况,则可以提高效率。

王女士进一步介绍道,平台主要是搭建起了农户与农机合作社的信息桥梁,把农业机械、耕种、管、收4个板块作业的全部过程纳入到这个平台进行统一监管。以作业托管模块为例,农户需要外出务工、不想种地了,可以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进行耕种,平台上可以看到作业托管的时间、内容、面积以及各种实时环境,实现了农机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化的服务。

在当天下午的数字政务与数字社会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副主任韩巍介绍了“全农码”,在当下涉农App较多的情况下,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借鉴了健康码的思路,通过全农码的关联托管可以把全国涉农的所有资源主体、产品等相关数据链接起来,通过一个码就能查到它对应的所有溯源环节,便于消费者和农户更安全放心地选用相关农产品和农副产品。

在经历辛劳的农忙时节之后,如何将农产品销售出去是农民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而在助农销售上,数字技术也发挥了大作用。

祁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农户售粮”这一课题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农户地域分布广,且使用的手机运营商不同,中储粮要想打造统一的网络平台,现有的通过自建机房形成的基础资源能力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另一方面,粮食收购高峰期时,农户售粮预约集中,对于基础资源需求剧增,传统部署模式很难做到自动监测、动态扩展,当用户并发访问量急剧增加时,系统容易崩溃。

关键词: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