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俄罗斯当镜子,是什么意思?
我们政治学做研究,有一个重要的领域,叫比较政治研究。拿中国和俄罗斯、越南比较研究,实际上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向它们学习。
我年轻的时候,以为西方是我们的学习对象。它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可以把它们的东西照搬到中国来。那时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多数不这么想了。因为国情、发展阶段不同,文化历史传承也不一样,特别在社会制度这方面,很难直接借鉴学习。但比较研究仍是重要的。
所谓照镜子,就是从他国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来看自己,来理解中国的问题。以世界为方法,以中国为目的,通过对它的观察、研究、思考、启发来理解中国。这就好比照镜子,你看的是镜子,但观察的是你自己。这个是我们做比较研究最主要的价值。
为什么说俄罗斯和越南是我们的镜子?这和中国的近代史密切相关。
我是2019年冬至那天到的莫斯科。70年前的同一天,毛主席经过了将近两个礼拜的颠簸,从中国坐火车抵达莫斯科。那是他有生之年第一次出国,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争取苏联的援助,和斯大林进行谈判。
他到莫斯科的那天是零下35度,据陪同的汪东兴的记载,那天大雪过膝。毛主席很兴奋,在雪地里踩雪——他是南方人,在北方也呆了多年,他写的《沁园春·雪》也是传世之作,很精彩;但即使这样,毛主席也没有见过那么大的雪,所以他特兴奋地在雪地里踩雪,鞋湿了都叫不回来。有人说主席你鞋湿了,毛主席说“我换双鞋继续踩”。
毛主席当年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就是在苏联影响下发动起来的,俄罗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面镜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苏联先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发动了一场社会革命。这场社会革命还有一个外溢效应——当时列宁宣布,主动废除沙俄跟中国订立的各种不平等条约。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积贫积弱,时任政府丧权辱国。我们这个国家一步一步从鼎盛辉煌的中央帝国,逐渐变成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羞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国人炮舰外交,欺负中国人,每一次冲突都是以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结束。你可以想象,当中国人听说列宁是个革命家,他居然主动废除和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条约,这对中国得有多大影响。
这极大地鼓舞了贫弱中的中国,特别是中国当时的仁人志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以大家都知道,一直到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向俄国去寻求真理,认为苏联就是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中华民族的命运由此改变。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先在上海后到嘉兴的西南湖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但它又参加了一个更大的政治组织,那就是列宁建立的共产国际,也称之为第三国际。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直到共产国际解散,一直接受共产国际、接受苏联的领导。而且中国共产党本身也是共产国际的代表,是在他们的支持帮助下成立的。
维经斯基(一译维辛斯基,中文名字吴廷康)是第一个到中国寻找进步知识分子以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人。他先到了北大,当时北大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是在李大钊的组织下成立的。中共早期的领导人,如张太雷、张国焘,他们都是李大钊的学生。李大钊向维经斯基推荐了陈独秀。后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共产国际派来了代表。
我们始终把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一个参照物,向苏联学习。我们说,俄罗斯是中国的一面镜子。首先,我们是仿照苏联发动中国革命,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
当时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向世界求真理都碰壁,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孙中山。孙中山革命几十年,发动了10次非常著名的起义,其中包括广州黄花岗起义。他希望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理论,受西方的帮助,但后来他发现所有西方列强都想要瓜分中国,试图利用革命者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辛亥革命后中国很快就四分五裂了,实际背后是不同的帝国主义。唯独苏联帮助中国,平等待我之民族。孙中山的临终遗嘱是“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而当时世界上唯一平等待中国的就是苏联。后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被称为新三民主义,都是在苏联身上去寻找真理、寻找未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经过百年奋斗,中国终于独立了。新中国怎么去建设呢?毛主席那时都没出过国,他第一次出国就去苏联。当时政策叫“一边倒”,一切都学苏联,我们包括大学、社科院在内的各种制度,都是学苏联的。1949年后,全盘苏化。苏联援助中国152个项目,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启动的。
后来又有一次学习苏联,这一次情况就变了。苏联当时激进的改革,对我们有影响。1985年,苏共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执政。他一上台,就推行激进的改革。他首先从理论出发,写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那是他的一个智囊雅科夫列夫捉刀——翻译成中文影响非常大,人人都看,很受鼓舞。所以当时中国改革,虽然刚刚起步,但也是又一次学习苏联。后来,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下,发生了东欧剧变。
此前我们到德国考察,更早前我也曾多次去匈牙利考察;当时戈尔巴乔夫所谓的“解冻”政策导致了匈牙利和波兰的政治动荡,柏林墙的倒塌就和匈牙利有关系。
匈牙利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华约的成员国。它和苏联组成所谓的华约,他们有共同的政策。匈牙利开放了和奥地利相邻的边界后,大批东德人去匈牙利旅游,一下就激发了东德的政治动荡,最后推倒了柏林墙,东欧集团政治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这是二战后一次重大的历史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