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辽宁大连的一段樱桃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男子路过一摊樱桃摊,被一位老人请尝樱桃。但男子尝完樱桃后并没有购买,却被要求扫描二维码付2元钱。男子感到很不快,尽管这并不是巨额订单,认为这样的做法过于刻薄。
这样的商人做法,反映出了一些商家对商业利益的执着,而忽视了文化素养和商业道德的重要性。商家陷入了一种“生意变现”的错误观念中,为了利益不惜滥用商业规则。
然而,在商业世界中,仅仅满足短期的利益追求不足以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忠诚度。商家应该在赢利的同时注重文化素养和公众信任。通过诚信、服务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来塑造品牌形象。
对于这种商家离谱的行为,不应该是纯粹的道德谴责,还应该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监管,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受人尊敬的商业环境。
尽管对于大多数商家而言,卖出去的商品是否发挥实际效果很重要,但商业往往在更高的层级上,需要良好的信誉、道德和社会价值。商家还应在星星之火、点滴之间营造出社会道德的稳定与健康的生态环境。这才是商业的本质,也是商家应该始终坚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