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长沙通报买4.6斤水果少1斤

频道:中国大陆动漫 日期: 来源

4月25日,湖南长沙市工商局岳麓分局通报了一起消费者投诉,称有市民在望城坡一水果店购买了4.6斤水果,结账时发现少了1斤。

通报显示,投诉者张先生4月22日在该水果店购买了4.6斤砂糖桔,价格为68元,“当时挑好后,成了一下重量,是4.06斤,我拿了水果刀将水果一分为二,拿塑料袋装好后准备结账”。“结账时,店员称重是4.06斤,并将1斤水果称重后拿出来放在电子秤上,我确认没问题后进行了支付”。“支付后我打开手机微信拍了水果照片,显示实际支付是4.06斤,与店员称重的5.03斤相差1斤”。

对于这起事件,岳麓分局执法人员进行了调查处理。经调查,投诉者所购水果确实存在短斤缺两的情况。“当事人余某称,4月22日她上班较忙,店内有两名员工售卖水果。其中一名员工将水果单独装在一个袋子里,将短缺部分放在一旁,待她称重时再将短缺部分加上”。

余某还表示,事发后她已向投诉者道歉并退还了少收的钱款。

事实上,这并非长沙市首次出现水果缺斤短两的情况。早在去年12月份,长沙市工商局岳麓分局就曾通报过一起类似事件。当时有市民在银盆岭一家生鲜超市购买的6斤橙子只有5.07斤,经超市承认是厂家倾斜造成。据该通报,厂家倾斜橙子造成短斤缺两约300个。

那么,这些“缺斤短两”的问题水果是怎么产生的?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可能是部分商家为了节约成本而在水果包装上做手脚;另一方面也不排除个别商家有恶意欺诈的嫌疑。

长沙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长沙共有18000多家大小规模不等的水果经营店,“少个几两水果最多损失几十块钱,损失金额不大,但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为此工商部门呼吁广大经营户提高自身守法意识,依法依规经营。同时监管部门也将继续加大对此类行为的监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记者随后采访了解到,目前长沙市面上的水果大多来自外地,由于运输路途较远,极易出现磕碰伤害和货损情况。尽管《新水果行业准入意见》已于去年11月1日起实施,但一些经营户为了节约成本仍选择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水果。

业内人士指出,商家在销售商品时应该坚持诚信经营原则,确保所售商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期望和需求。这不仅是商家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

商家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商品质量,可能会导致商品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消费者因为购买到缺斤少两或质量低劣的商品而遭受损失,不仅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和口碑。

因此,商家在销售商品时应该严格把控质量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所售商品的数量和质量都符合消费者的期望和需求。同时,商家还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以诚信经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