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辛苦一年颗粒无收的冤种老头回来了!“钻空子”开餐厅,拖拉机接客...这季的点子有点牛
家人们,《克拉克森的农场》第二季上线啦,一开播就飚到了9.6高分,看来质量依旧能打。
芍药火速去围观了几集,还是原来那个味道:「老头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一起来看看这一次,他又完成了什么「壮举」。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Mirror Lake 音乐: Angus MacRae - Mirror Lake
终于!牛排囤货专场又来了!
你在西餐厅吃到大几百上千的牛排
那个「辛苦一年颗粒无收」的暴躁老农带着《克拉克森的农场》第二季又来了。
没看过第一季的宝子们可能不知道,这位老农是BBC汽车节目《Top Gear》的主持人杰里米·克拉克森。
不管是汽车还是毒舌,都是技能点满, 人送绰号「大猩猩」,坐拥亿万资产。
继2019年决定务农后,六旬的他一直在打理十多年前买下的6000亩地。务农他倒是认真的,但就是「有钱任性,壕无人性,一看就会,一干就废。」
相比于上一季,这一季的笑点倒是没那么密集了。如果说之前是在科普英国农业法,那这一季就是在教人如何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游走。
从「与天斗」到「与人斗」,原来即使是富翁,务农也这么难!
虽然克拉克森在第一季节目最后只挣了很少的钱,但农场的生活仍在继续。
他种植了新作物——硬质小麦,又养了数百万只蜜蜂。
当2021年7月摄制组重新来到农场时,整片农田都沉浸在金黄的麦色中。
曾被关停的农场商店也重新开张了。
或是因为名人效应,来这里消费的顾客络绎不绝,多得急需建造一个新的停车场。
不过此时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收割大麦。
由于麦子的水分数值未达到收割标准,克拉克森只收了26吨就被叫停。
更让他苦恼的是,因为全国货车司机短缺,只能订到一辆卡车将大麦运走。
这意味着剩余的大麦将被滞留在室外,而接下来的几天都有雨。
面对这个严峻问题,克拉克森又有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养奶牛。
简而言之就是靠自家的鸡和借来的鸡,将奶牛的粪便踩进土壤里,进而达到既省去培育土壤的肥料钱,又提升土壤质量的目的。
养奶牛造天然肥料还只是开始,克拉克森最大的计划是开一家农场餐厅。
「我们卖牛肉或羊肉、用面粉做肉汁、用薄荷做薄荷酱......这家餐厅什么都有,都产于克拉克森农场。」
先不说建餐厅和买奶牛的成本之高,光是每天凌晨三四点公鸡不断打鸣,奶牛隔三岔五「越狱」,就足以让弹幕「哈哈哈哈」了。
更大的难题是,开餐厅必须得到当地议会的批准和当地居民的支持, 而克拉克森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
早前因为大量顾客涌入农场商店,影响了这个乡村的环境质量和交通。克拉克森在当地的名声并不好。
尽管他开启了赠送野花种子、赞助球队等一系列讨好行为,但村民们并不买账。村里有人甚至发起了一项名为「 关闭克拉克森农场」的众筹活动。
无奈,既然餐厅经营许可的消息已经在村里传开了,克拉克森决定抢先一步召开村民大会。
大会的内容基本是指责他的。
最终他承诺将会有系列措施消除不好的影响,以及可以给当地人提供折扣,村民们才同意他的餐厅计划。
就在事情顺利进展时,克拉克森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就目前农场的产量,其回报率只有0.75%。就是说 他做了这么多工作,就得了个基本不赚钱的结果。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克拉克森的农场。
而屠宰场的人又更愿意加工,
从欧盟购来的便宜猪肉。
他们就只能以原本三分之一的价格在超市出售。
相同的成本和营养价值,利润却低了很多;
不说赚钱,能勉强维持生计就很不错了。
比起农场开餐厅实现自供自销的需求,克拉克森意识到,这些勤劳的人,比他更需要餐厅。
他因此 提议成立合作社,让周围的农户为他的餐厅提供农产品。
在保证农场盈利的同时,顺便带动下当地农户的经济,何乐而不为。
可这项看起来皆大欢喜的计划还是被议会否决了,连同建停车场的申请也没通过。给出的理由都是—— 会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
此时,克拉克森仅投在奶牛身上的钱就接近25万英镑。如果以整头牛的价格卖给超市,他需要卖250头奶牛才能回本。
另外不好的消息是,农场商店又因为铁皮屋顶很碍眼而被迫关停。这下真的一点看得见的盈利都没有了。
克拉克森不服,他的土地经纪人查理准备向国务大臣提起申诉,还设法组建了一支「 法律复仇者联盟」,可单是顾问费和各种材料的准备费用就要 50万英镑。
若是花这些钱,还不如不开餐厅,因为就算成功开业也无法回本,更何况还不一定能赢。
与天斗不过,与人也斗不赢。无奈之下,克拉克森只能行走在灰色地带「钻空子」。
由于议会规定商店里的大部分商品都要是克拉克森农场产的,或是来自26公里范围内的地方。
一时间,商店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
既然规划通知的公示期是28天,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将任何一块土地作为临时停车场使用28天。
这块地不允许停了,就可以停到另一块地上去。
就在克拉克森为重启餐厅项目一筹莫展时,搞装修的伙计突然想到农场里有一个旧谷仓。
只要谷仓面积小于150㎡,且建筑历史超过十年,农民就可以不用向政府申请许可证而做任何事情。
克拉克森农场里的谷仓完全符合这个条件,虽然发现得晚,但也还算及时。
由于谷仓小得只能用作厨房,克拉克森决定在田里开辟一条新的小路。
顾客可以先进入到农场商店停车场,然后有专车送他们到另一半农田内的餐厅用餐。这个计划不会造成主路拥堵,也不会妨碍任何人。
可在自己的农场里修路也是不行滴,哪怕已经开始挖路了也不行。
路挖好后,他们最好用十天时间悄无声息地准备餐厅所有的一切,然后用两天向议会报备的时间火速完工。
尽管听起来不可能,但十二天后,餐厅成功开业了。
接顾客到餐厅开的是拖拉机;
送顾客上厕所开的是摩的。
虽然这看起来有些「荒谬」,但这不仅仅是克拉克森的「餐厅梦」,还直接关乎当地很多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
与各种行政人员周旋的同时,克拉克森还要忙着耕地、播种、收割......
养了很久的母牛无法受孕,是送屠宰场还是当宠物,也需要抉择。
这里美丽的风景很治愈,有趣的节目也很搞笑。
但本质上,讲的是 农民生活的困境和农业如何与环境平衡的问题,以及农民如何寻找破局之路,尝试一些新的可能。
不管是《克拉克森的农场》一个富豪去经营农场,还是最近热播的真人秀 《种地吧》 里10个「糊咖」少年去种地,其实他们都展现了当地农民最基本的生存状态。
药粉们,一定一定要记得【星标】置顶芍药,或者动动小手指,随手点一下文末的【在看】,否则你也许看不到芍药的推送了,你想失去我这个小可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