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是谁也不小心在热搜上刷到这位香港顶流姜涛的舞台直拍。
突然还能在爱豆直拍领域看到如此不灵活的 " 胖子 ",
一种 " 我上我也行 " 的自信油然而生。
然而,这位哥居然是香港现下最红的顶流。
在姜涛的 ins 评论区,不乏有诸如 " 超正 "、" 型爆 " 这样的彩虹屁,
首先,先来给不认识的朋友科普下姜涛到底是谁?
组合里的十二子,个个在香港拥有顶流的待遇。
但对于内地观众来说,Mirror 这个名字太陌生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谁?这谁?
不客气的说,出道五年在内地还是查无此团的水平。
前者是因为蹭上了林俊杰,后者是上升到了社会新闻。
但,这个组合却在香港红透了半边天。
有人说你只要在香港待上一天,就能切身体会到他们的 " 红 "。
无论走到港岛的哪个角落,都能见到 Mirror 的身影:地铁,公交、餐厅、商厦 …… 到处都是他们代言的巨幅广告牌。
姜涛 22 岁生日,粉丝豪砸 50 万为他应援,街道、巴士、地铁等地方应援,还租下了全港 7 栋大厦的巨型 LED 屏幕播放姜涛的生日短片。
当时狂热粉丝跑到他住处附近聚集徘徊,导致中环、铜锣湾等多个商圈都发生了交通拥堵。
甚至还有粉丝用姜涛的名字做出了一种虚拟货币,最高炒到四百多美金。
曾经天王天后争崩头的 " 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 ",如今的男歌手之争也能变成 Mirror 内斗。
以至于有段时间,香港艺人接受采访都免不了被问到:认不认识 Mirror 啊,喜不喜欢姜涛啊。
哦,那一定是在关注 Mirror 的安危。
那一定是林峯在蹭 Mirror 的热度。
原因是林俊杰在香港的演唱会邀请了 Mirror 当表演嘉宾,由于沟通上的误会,林俊杰原以为是全团 12 个人一起,结果在彩排时候发现只有成员陈卓贤上台。因为当时还有 6 位队友陪陈卓贤一起,林俊杰方工作人员就建议不如一起上吧,可以帮队友伴个舞。
结果就是这样的建议,被 Mirror 成员认为自己不被尊重,拉着其他队友一起离开,然后还在场馆外合影发 ins" 要纪念下 ",并且随后在社交平台上取关了林俊杰。
取关的理由如下," 习惯关注真正见过合作过的人,由于有机会合作所以关注,但最终没合作成功所以取关。"
" 就凭你还能请到 Mirror 全员 "
再有一点,内地观众看不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确就是被内娱淘汰的。
所以这也成了很多内地观众无法理解的点——
想不通,这样的组合到底是怎么在香港红起来的?
Mirror 的出道和走红,算起来都是搭上了选秀的东风。
2018 年,当我们沉浸在《偶像练习生》和《创造 101》时,香港也趁势推出了港版 101《全民造星》。
制作单位是香港 Viu TV,李泽楷的公司,当时号称要打造香港电视史上最大型偶像工程。
结果刚一开播,就把内地观众给笑到了。
更可怕的还有选手们的颜值,这是捅了什么 Tony 窝啊喂!
面对一言难尽的选手质量和捉襟见肘的制作经费,节目组索性走起自嘲路线,
姜涛如今是发福严重,但放在当年那一群人中 ...
讲真,他可能是唯一能看得过去的那个了。
长相姣好、一路唱着小甜歌的他也是这样顺利成章拿下了冠军。
然后制作人又挑挑拣拣一番,最终 12 人打包出道组成男团 Mirror,出道之后,Viu TV 为 Mirror 打造了一系列团综,又是出单曲、又是拍港剧,第一次经历 " 选秀 "+" 养成系 " 概念港人越来越上头,这才让 MIRROR 慢慢吸引了很多妈粉、女友粉。
在这群粉丝的狂热吹捧下越来越红,一跃成为港圈顶流。
某种意义上来说,Mirror 的爆红更像是港娱圈地自嗨的产物。
哪怕只是本土狂欢,但至少也是本土制造。
但人家不管是正主还是粉丝,野心都大得很,不仅要横扫香港乐坛,还要杀入影坛,进军国际。
一个热知识,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最佳新演员提名 Mirror 男团就拿下三席:成员柳应廷凭借《巨星养成记》拿下一个提名,成员吕爵安则凭借在《阖家辣》《过时过节》的演出,一个人占了两个名额。
《巨星养成记》的女主是毛舜筠,男主除了柳应廷,另一位男主就是姜涛。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部彻头彻尾的粉丝电影,因为从策划、开拍到后期营销几乎都是围绕着 Mirror 的两位爱豆来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粉丝电影,居然也能在香港本土市场拿下华语影片票房第三的好成绩。
一个大胆的猜想,过几年金像奖最佳男主的提名不会也有 Mirror 吧?
而且今年 Mirror 全员都要进军影坛,由全员出演的电影将在年内开拍,新闻中说戏中众人要大斗法,上演兄弟决裂。
成员吕爵安后来也在采访中表示:「成为亚洲第一音乐的雄心壮志,听起來像做白日梦,但我认为我们内心应该有这个目标,应该尽力追求这个梦想。」
很难想象吧,「红不过罗湖」组合做着称霸亚洲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