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小黄人”的“风味”午餐

频道:动作电影 日期: 来源

3月末,北方迎来了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沙尘天气。在长庆油田采油五厂堡子湾采油作业区耿44中心站主干道路上,一群“小黄人”躲在背风处吃着午饭。他们原本鲜红的工服已经被黄土覆得衣领褶皱上到处都是,头发更成了“杀马特”发型。“快吃,不然嘴里一会儿全是沙子了。”中心站站长李志超边快速往嘴里刨着饭边关切地说道。

“小黄人”的“风味”午餐,对于他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采油五厂所负责勘探开发的姬塬油田位于长庆油田海拔最高处,常年风沙肆虐,春季更甚。此时,别处已是花红柳绿,春意盎然,这里还是一片枯黄,狂风搅动着黄沙肆意横行。

虽然春天来得比较晚,但油区汛期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一点都不敢马虎。采油五厂负责勘探开发的姬塬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沟壑纵横,土质疏松,一到汛期多雨季节,在暴雨的侵蚀中,油区的道路非常容易出现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根据往年汛期生产的经验,李志超经过勘察,发现在通往中心站的主干道路转弯处已经出现了山体自然滑坡现象,所以他决定提早启动今年的防洪防汛工作。

“根据往年的工作经验,我们通过筑‘护坡’的方式,能有效地阻止油区道路再次塌方,所以今年我们依然决定组织‘护坡’行动。”所谓“护坡”行动,就是将草袋子装满泥土,垫在易塌方或者已经塌方之地,形成一道人工合成的“墙”, 使土质疏松的区域变得坚固起来,能有效地阻止再次塌方并能抵挡汛期的雨水。古有愚公移山,今有石油人一锨一锹筑护坡。

一连多日,姬塬油田空气中都是沙土的味道,呛得人不敢张开嘴巴说话。当风势稍缓,姬塬油区出现了难得的晴朗天气,阳光和煦、微风习习,李志超带领20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修筑着“护坡”。然而不到10点钟,大风就像被施了“魔法”,又卷着黄尘铺天盖地地吹来,吹得人直趔趄,连眼睛都睁不开,更不敢张嘴说话。大伙眯着眼睛继续干着,李志超时不时用双手护着嘴成喇叭状喊话。由于时间紧迫,大伙顾不上休息,靠着毅力持续跟风较量。此时的风变成了“黄沙怪”, 一直站在山头的李志超短短几分钟就被漫卷的黄沙吹得灰头土脸,头发更是沾满了尘土。巡护中队的黄若武脖子里、鞋子里灌的都是土,走几下路,就得腾出手倒倒鞋里的土。此时的他们,紧闭着嘴唇,靠手势沟通交流着。

“饭来了,快来吃饭!”12时,作业区后勤部门贴心地为他们送来了饭菜。“不错,有肉有菜,还有米饭和馒头自选。”没处洗手的他们,纷纷拍拍手开始准备吃饭。

“看看你们的新工服都吹成啥了,幸好我没舍得穿新工服。”望着大家“小黄人”的模样,乐观的李峰依然笑着说道。事实上他的旧工服也惨不忍睹了,估计回去后能抖下两把沙子。

李志超双手捧着塑料饭盒,尽可能地将嘴凑近,害怕一会儿碗里的沙子越来越多了。吃完饭后,李致超望望他们的工作成果:一道高约15米、宽10米的护坡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后期还要在上方加上护栏。想到这,他知道还有几天的硬仗要打。

关键词:小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