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时代起,周末、假期几乎就是每个人心中最执着的期盼。但对于很多期货人来说,闲暇时光却是奢侈的。他们盼着周末时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看看远处的风光,但又时时牵挂着手中的单子,盯着手机里蹦出来的各类消息。
有人说,期货人根本就没有周末,甚至周末比平常更累;有人说期货人要趁周末时间好好放松一下,调整心态以便以饱满的姿态投入接下来的“厮杀”;有人说趁周末去早市找找人间烟火气,也能洗涤心灵的疲惫,达到身心放松;有人说哪怕在夜盘交易收盘后去海边走走,享受一下赶海的乐趣,就能“满血复活”。
事实上,你是欢欣鼓舞、轻松快乐,还是孤独苦闷、疲惫不堪,主要由心态来支配。我们要时常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或读一本书滋养心灵,或喝一杯清茶平静思绪,或用一顿美食抛却烦恼,或干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远游,哪怕只是微笑着凝望夜空。西风起,思鲈鱼堪脍,季鹰归来。期货人也要学学张季鹰的干脆豁达,学会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说起周末,一般的人都会非常盼望,因为,经过几天紧张的工作,到了周末就能离开工作场所,或在家休息,或结伴外出游玩,或给自己加加油、充充电,或做点其他喜欢的事情,总之,能暂时抛开工作的压力,变换一下生活节奏,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感觉总是美好的。对许多人来说,周末令人向往,也值得期待,它成了人们生活的加油站,身心的保养所,为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然而,对于从事期货交易的人们来说,周末似乎是一种奢侈品,有的时候周末比平时更紧张、更焦虑。
期货人的周末比平时更忙。对期货交易者来说,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三个时段:上午、下午和晚间交易。在每天交易的空余时间里,除了必要的睡觉、吃饭和运动外,就是抽出点滴时间大致了解与交易相关的各类信息,很难有整块的时间,沉下心来学习、研究。只有到了周末,才可能坐下来认真读点自己想看的专业书籍,系统地梳理自己的交易过往,比较全面、深入地研究当下的经济形势,透彻地分析自己关注的市场行情,为下一阶段的交易做好准备。有时,还要参加一些行业的培训、交流,再加上还得兼顾家里的事情,所以,大多数时候,周末比平时还忙。
周末还经常出状况。期货市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比如周一至周五都走得顺风顺水的多头行情,周末出个能左右市场行情的大消息,那么周一开盘,就有可能大幅低开,让你持有的多单遭遇无法预估的损失。因为很多相关的政策措施会在周末公布,比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某些商品限产、扩产措施;政府对某些商品的补贴政策等经常选择在周五较晚时候或者周末公布。更别提还有国际地缘政治、军事冲突等偶发事件了,完全没有可预测性,而且时常会在周末出现。遭遇这些情况时,对于手里有持仓的期货交易者来说,如果正好踏准了市场节奏,当然欣喜若狂,但对于手拿反向单子的交易者来说,可能就坐卧不安了。
记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就是一个周末。那是一个假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国内期货市场的很多品种开盘便遭遇跌停,多头以跌停价报单也无法成交,很多人损失惨重。比如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俄乌冲突,始于2022年的2月15日,也是一个周末。由于冲突来得比较突然,导致黄金期货价格出现了迅速拉涨,相信当时持有空单的交易者,那个周末肯定分外煎熬,甚至坐卧不宁。所以很多成功的期货交易者都不断强调风控、轻仓交易。
如今,我国的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很高,由于时差及交易规则的不同,国内期货市场周末休市时,其他很多市场还在交易中,国际期货品种的行情变化,或多或少会对国内下一阶段行情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尽管是周末,期货人的神经也很难完全放松下来。
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入期货市场的交易者来说,周末更不愿休息,他们似乎巴不得交易不停歇。到了周末,当一周的最后一根K线图画完时,心里总会有所遗憾,总是在忐忑中盼望着周一的开盘。
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期货人的周末!(严圣华)
深夜的金融市场依然硝烟弥漫,多空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每次在夜盘交易完成后我总是一边感受着深夜的宁静,一边回味着刚刚在金融市场上的多空“厮杀”。一静一动,静以修心养性,动以修行致远,动静之间思绪就会拉到很远很远,想到宽广的大海。每每此时,我都想去感受夜晚的大海,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海边,感受涨潮时的波涛汹涌,感受退潮时的风平浪静,在孤寂广袤的星空下,看潮起潮落,想象K线变幻,仿佛找到了动静之间的平衡。我常常一个人踏着海浪慢慢行走,这时候在金融市场上消耗掉的精气神就会重新恢复满电状态,就像游戏中的“满血复活”。
大海有种特殊的魔力,心情沮丧的时候你可以来海边疗愈,心情快乐的时候也可以来海边抒发。生长在海边的人们,喜欢待在海边,感受海的博大,接受海的馈赠。
如果恰逢退潮,赶海是必不可少的乐趣之一。居住在海边的人们,会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大海遗落的海产品。青岛的潮汐是标准的一天两潮,也就是24小时的时间里,分别有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就能看到最大的潮汐,这时青岛的低潮时间恰是金融市场大部分品种夜盘收盘后,也就是深夜12点左右出现,这时候海水退去,正是赶海的最佳时间。
很多次夜盘交易收盘后,我就会赶紧带上准备好的头灯、夹子、小桶等工具,穿戴好赶海的防水服,驱车半个小时抵达海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无缝衔接最大潮汐的赶海活动真是再好不过。面对广袤无垠的大海,赶海就像是拆盲盒,拆封之前你并不知道包装盒内装的是什么,每次来到海边的我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可爱的海洋生物。我从小到大赶海的次数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还是会因为遇到各种各样新奇的海洋生物而惊喜不已。做交易同样如此,每次开仓后,究竟是止盈还是止损,行情会出现怎样的波动,也像盲盒一般,既未知又期待,止盈出场就像开盲盒开到限量版,雀跃万分,止损就像盲盒落空会感到失望,但又无比期待下一次的交易。
潮汐退去,一块块礁石裸露在沙滩上,沙滩下面经常会藏着蛤蜊、蛏子,礁石下面会藏着各种各样的小鱼、小虾、螃蟹、海螺等。看着小桶里满满的小海鲜,这个时间和这个空间仿佛都只属于我一个人,心绪会很神奇地平静下来,洗涤去在金融市场经历的一切惊心动魄。我赶海的时间通常是一到两个小时,随着潮汐的重新涨起,心灵也被疗愈了,我就会带上赶海的战利品回家美美地睡一觉,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下一次的交易“浪潮”。
中国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中华民族这个农耕民族都在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从中获取食物和非凡的智慧。就像我从海边拾取小海鲜的同时也拾取了快乐和平静,而且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往往通过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就可以获得一份丰盛的海鲜早餐,这就是大海的味道,是风的味道,是夜的味道,是时间的味道,更是我心中所追寻的那一丝宁静淡然的味道。(王志新)
每当对朋友说起我从事的是与期货相关的工作时,总能收获一些羡慕的目光。“这工作好呀,只要是周末就能休息,不像我们休个长点的假期还要周末补班。”听起来好像没错,因为每当春节、国庆节,看到别人发朋友圈抱怨长假“余额不足”,而自己还能再休息一个周末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周末对期货人并非一直友好。如果交易者手里有持仓,周末再出现不利于自己持仓的消息,那这个周末或许连睡个好觉都是奢望。
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6月中旬,我持有几手乙二醇的空单,刚解套不久,有了些许盈利,正在犹豫要不要继续拿着。结果,周末某地一石化工厂乙二醇装置发生了爆炸事故。当看到手机弹出这条新闻时,我不自觉地骂了句脏话,那个周末的煎熬可想而知。我一会安慰自己:“乙二醇过剩那么严重,爆炸事故也改变不了供大于求的格局。”一会又觉得自己在骗自己:“这么大的事,就算供大于求,市场短期情绪也会受到较大影响,不然周一砍仓吧。”周一开盘时,乙二醇小幅高开,我果断平掉一半仓位,想着盘面走势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等价格反弹就可以把平掉的仓位补回来,谁知那天小幅反弹后乙二醇期货价格一路下行,我当时仓位很轻只赚了点小钱,但没有因为周末的消息被套牢,我还是非常高兴的,还跟人开玩笑说主力不按常理出牌。
对于期货人来说,这样惊心动魄的周末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周末还是比较惬意的。毕竟,工作日开盘的时候,大家精神都高度紧张,收盘之后往往比较疲惫(我现在就有下午收盘后要小憩一会的习惯),周末对于期货人来说是难得的闲暇时光。现在,我会努力空出周末的时间,不让它被工作和交易占据,我也不会将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交易上面,做交易更多的是想验证自己的观点,小有收益能偶尔奖励下自己就很知足。
大多数的周末,我会在早上七点左右自然醒来。我喜欢烹饪,所以周末早上吃完早饭会出门买些食材,中午给自己和家人做几道可口小菜。在因疫情居家时,我跟着一些教烹饪的主播学会了几道拿手好菜,现在周末时会叫上三五好友品尝自己的手艺。午休之后,我把大多数时间分配给了读书,书的类型则以历史题材为主。晚上简单吃点东西,我会去家附近的公园转转,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对于我来说,期货交易是本职工作,有朝一日通过交易实现财务自由亦是我多年以来的梦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四十不惑”的到来,我开始逐渐接受平凡的自己,对于很多事也不再有执念。
现在的我,周末能做出一道让朋友夸赞的美食,看完一本喜欢的书,逛公园时看到夕阳西下的美景,都会觉得很幸福,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洪宁)
说来奇怪,在正常的交易日,早晨起床多少会有些“倦怠”,手机闹钟铃声响起时,总会下意识地“赖会床”。而周末的清晨我却总能早早醒来,仿佛变身成了“超人”,有用不完的力气。也正因为如此,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我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逛早市,或许是兴趣使然,也可能是为了“偏安一隅”般的放松,或者是喜欢那些柴米油盐堆砌起的人间烟火,之后我就养成了周末逛早市的习惯。
东北仲春的清晨还是有一些凉意,披星戴月的农民们把自家或集散地的粗粮、果蔬和其他商品带入了早市,我觉得他们应该是早市最初的发起者,就像建立最早的期货市场的那群农民。他们看上去穿得有些厚重,一个个小摊上售卖的商品充满了乡土气息,这是城市早市中最丰富而朴实的“底色”。感觉早市和期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千差万别,这里没有标准化的合约与严格缜密的交易流程,但这里的商品玲琅满目、各具特色,他们坚守着童瘦无歁的誓言,用独特的讨价方式完成询价与交易。这里更像是期市中的“场外”交易模式,具有微型迷你合约的特性,但个性化的色彩又让早市的图画变得无比绚丽。
形容东北的早市用不上“摩肩接踵”,但也“熙熙攘攘”,这个市场一般没有既定的形态,或是在一段热闹的街上,或是在一片广阔的空场地,貌似凌乱嘈杂,却严格执行着既定的自律性规则。一般情况下,美食早点区域总是“人声鼎沸”,算是早市中的热点,这里没有高端大气的摆盘、精致细腻的包装,更没有精明严苛的算计,却充满了稚嫩淳朴的气息。笼屉打开的一刹那,白色的气体向高空蒸腾,馒头、包子、花卷的香味扑面而来,让人食欲大增;锅中热油翻滚,油条、油炸糕、果篦的特殊香气,让我不时想起豆油的供需和消费数据。早市的美食存在地域特色,但这里更像一个四方食堂,天南海北的美食都在这里聚集,可能不太正宗、口味有些差异,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带着期许大快朵颐。
走出丰富多彩的早餐区,填饱了肚子的我慢悠悠地逛到了果品蔬菜肉蛋副食品区域,这也是我每次逛早市“雷打不动”的必选操作。这里的食材丰富而且价格便宜,质量却并不低劣,因为是直接从田间地头走进市场,没有经过复杂的程序,少了一些成本支出。刚刚宰杀的笨猪肉、农家散养的柴鸡和鸡蛋、无公害的绿色蔬菜,看似简单的食材正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们来自于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也饱含着我们对生活的简单热爱。
早市里还有花鸟鱼虫、生活日杂、衣着穿戴……逛早市,既能满足采购的需求,也是味觉和视觉的体验,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漫无目的地游走,在闲逛中获得一种放松。在信息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无论是线上便捷的网络购物,还是线下超市、团购等时延极低的采买,好像都少了独特的烟火气息,所以逛早市这种无目的性的采购更能让人享受采购的过程。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早市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主场,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小朋友也喜欢逛早市,喜欢走出“钢筋水泥”的束缚,走进这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喧嚣。
牺牲一点睡眠时间,走进附近的早市,逛一逛、歇一歇、品一品、聊一聊,我们就是自己“生活大典”的检阅者!(田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