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全社会无障碍意识、推动《珠海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走深走实,南方都市报等单位联合发起了“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对全市各大公共场所进行摸排、走访。
作为粤澳深度合作的前沿阵地,横琴的建设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横琴无障碍城市建设现状如何?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深调研”团队近期走访了横琴多个“网红”公园,依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等标准,摸排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情况。
本次调研选择横琴花海长廊、横琴赛艇公园、横琴体育公园进行走访。三个公园均为近年来横琴持续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游览的“网红”公园,已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刷屏爆款”景点。
在横琴花海长廊,“深调研”团队发现,公园内大部分主要通道平整、宽阔,轮椅使用者可较为顺畅地通行;公园1号驿站、2号驿站均在公共厕所门口设置了轮椅坡道,坡度基本符合标准;无障碍厕所内部宽敞、整洁,在部分设施的配备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横琴赛艇公园、横琴体育公园的情况与横琴花海长廊类似,两处公园均有较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横琴体育公园入口处设置了平缓的轮椅坡道,轮椅使用者可较为便捷地进入公园;同时,公园内设置的自动贩卖机,屏幕尺寸比一般的自动贩卖机更大,主要操作功能均集中在屏幕下方,有需求者即使坐在轮椅上也可以便捷地操作。
走访期间,“深调研”团队就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与各单位共同探讨无障碍设施改造思路。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记录,并表示接下来将积极推进改造。
作为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文明城市建设与持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一环,无障碍城市建设正逐渐受到珠海社会各界的重视。
2021年以来,南方都市报、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珠海市检察院、北师港浸大、北师大中国文化影像传播研究中心、北师大珠海分校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研究中心等单位发起的“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有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出台,切实提升社会各界无障碍意识,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2022年《条例》正式施行与2023年珠海《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的无障碍城市建设,也深刻影响着粤港澳三地在无障碍城市建设领域的协同发展水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如何实现残障人士在大湾区的无障碍流动,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
近日,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为我国区域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树立样板。作为粤澳深度合作的前沿阵地,横琴接下来应当如何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助力大湾区实现无障碍的互联互通?
无障碍领域专家、北师港浸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与服务中心项目总监吴耀辉表示,横琴应当充分发挥邻近澳门的区位优势,积极学习澳门的先进经验。“澳门出台的很多保障残障人士的政策,都有相应实施细则、实时监控进度等配套措施,有利于政策切实落地,横琴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加以借鉴。”
吴耀辉同时表示,横琴现阶段可探索进一步完善与澳门的无障碍交通,例如允许澳门“好的福悠快线”“复康巴士”等无障碍出行服务延伸至横琴,为两地有需求者提供便利。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助理主任陈伟良,同样对横琴、澳门之间的无障碍交通提出了期许。他同时表示,横琴接下来应当加快完善面向残障人士的各类服务。“我有一位朋友是肢残人士,虽然人在横琴,但有时候办理相关证件、进行特定项目的体检,还是需要跑一趟珠海市区。希望相关部门接下来能够对这些服务进行梳理,在横琴统一落地,让横琴的有需求者不用再多跑腿。”
在陈伟良看来,设施、服务建设水平的同步提升,是横琴无障碍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硬件与软件充分协调、互相配合,无障碍城市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为广大有需求者提供帮助。”
目前,“深调研”团队已对珠海全市超过100个点位进行走访,接下来将持续对群众关注度高、问题突出的场所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促进全社会进一步增强无障碍意识,敦促不达标场所开展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