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300余位老人被强盛公司骗2300万,警惕这4种老人最容易受骗

频道:生活综艺 日期: 来源

近日,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被曝出以骗保健品的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值的盐水,该公司涉嫌骗取300余位老人2300万的资金。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谴责。

事件起因是一个名为“强盛”的公司在常州多家老年公寓大肆推销一种所谓“治百病”的盐水产品。该公司声称产品“含有医疗成分”,平时10元钱的盐水,限定提供1000元出售,并大打广告进行宣传。

我一直很好奇,不法分子诈骗老人的现象,多年来一直被媒体不断曝光,为什么到了现在,还会有这么多老人上当受骗呢?

2. 信息闭塞:老年人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和信息闭塞,容易被保健品贩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从而上当受骗。

3. 社交孤立:老年人往往社交圈子较小,容易被保健品贩子的“关心”所打动,从而购买假药。

4. 经济压力:老年人退休后经济来源有限,但医疗费用却较高,因此他们更容易被保健品的低价诱惑所吸引。

通过分析导致老年人受骗上当的影响因素发现,性别、家庭重大支出决定情况、经济状况、对健康的关注情况等,对老年人受骗上当有较明显的影响。

老人独自掌握家庭财支出,常常在未能充分了解信息的情况下作出重大决定。子女应积极关心、过问老年父母的日常开支情况,了解其消费动向,避免父母受到欺诈伤害。

老年人普遍具有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健康养生的要求,致使诈骗分子有利可图,从而有众多的医疗讲座、保健品诈骗案件发生。子女应该积极关注老人健康,带他定期体检,配合医生制定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

老年人退休后经济来源有限,但医疗费用却较高,本着化最少的钱治好病的目的,更容易被假药贩子的低价诱惑所吸引以及保健品功效的宣传,进而购买所谓的“神药”。

所以,社会、家庭、政府要联合行动,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知识宣传,提高老年人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让他们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治疗方法,减少被保健品所迷惑的可能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此类老人消费环节的监管,制定更为严密的客户识别与资质审核机制。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应严惩不法企业,制止相似案件再次发生,这也是维护老年群体消费权益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