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地评线」金羊网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根基

频道:日韩动漫 日期: 来源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文章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现代化没人送上门,只有靠自己厚积实力。我国作为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可想而知,只有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逐步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在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抵御各种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确保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实践证明,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对了路子。当今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复杂脆弱,增长面临极大不确定性,许多经济体仍在承受多种危机带来的冲击。而我国经济持续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发展动力增强,消费投资回升加快,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在全球经济整体疲软的情势下,我国经济成为“例外”,与扎实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自主性关系甚大。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使我国如同一块强大磁石,吸引资源要素争相涌入,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任重道远。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以扩大内需为本,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扩大内需的动力又来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基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让“卡脖子”阻碍双循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点。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我国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发展格局基础。中国式现代化走不通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一手要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另一手要优化生产力流动,推动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为新发展格局打牢产业基础。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才有国内大循环。乡村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要素资源,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市场空间。畅通工农城乡循环,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的必然要求。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一体化协同推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实至名归。(金羊网 文/张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