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盈利能力较强,是九毛九对太二被器重的原因。2022年,太二的店铺层面经营利润率为14.3%,比九毛九餐厅的12.9%要高,而其他品牌的这一指标尚为负值。
但作为主力品牌,太二的业绩在疫情冲击之下下滑程度也不小。在同店销售额方面,2022年,九毛九餐厅的同店销售额为5.28亿元,同比下滑11.0%;太二的同店销售额为19.69亿元,同比下滑22.3%。
太二的翻座率在2018-2019年时曾达到高峰,数据分别为4.9次与4.8次。但随后数据开始逐渐下降,2020年和2021年则为3.8次、3.4次,到了2022年更是降至2.6次。
值得注意的是,“翻座率”和“翻台率”有些不同,它们都是考察餐厅运营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但“翻座率”是按照年内总客流量除以总餐厅营运天数与平均座位数的乘积计算而来,它更能直观地反应餐厅接待的客人数量变化;“翻台率”则更体现餐饮运营效率,按年内总服务台数除以总餐厅营运天数与平均台数的乘积计算。
太二主打酸菜鱼这一单品类,它的崛起也顺应了近年中国餐饮行业细分化的趋势。太二酸菜鱼的快速走红,是因为酸菜鱼以麻辣酸香的口味为特色,在给食客留下深刻记忆点的同时还能形成一定的成瘾性消费。同时,太二还强调“酸菜比鱼还好吃”的卖点,而酸菜鱼这个主打底料的品类,也因为料包标准化程度高,使得出餐速度快,门店扩张质量和标准也容易保证。
自从2015年开店以来,太二的核心IP形象有虚构的“小二哥”和“二老板”,有相应的人设和背景故事,二次元风格十分明显,门店统一使用的黑白漫画风形成独特的视觉体系。在品牌营销上,还推出过不少有反差感的场景互动,比如“太二发廊”“太二中医馆”“酸菜博物馆” “太二澡堂”,甚至还有黑暗料理“酸菜咖啡”,以制造话题吸引年轻人的意图明显。
在吸引眼球的意图之外,太二的以上种种要求,也出自商业运营上的考量。其创始人管毅宏曾经提到过,4人及以下的用餐客群主要是情侣、家庭和小型朋友聚会,相对来说不像6个人聚餐吃饭那样吵闹。
而事实上主要接待4人及以下的消费者就餐,人数少吃得也就更快,餐厅可以快速接待更多的食客,从而也能提升翻座率及运营效率。
但在现实的冲击下,太二不得不放低姿态。近期有媒体表示太二店门口挂着的用餐规章被撤,原先仅接待4人及以下入座吃饭,而如今多个城市的门店已开放5-6人用餐。
之前只接待“4人及以下”的种模式放置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因为有客人在排队等候,翻座率得到保证。但这一两年太二这招不管用了,客流量的减少翻座率降低,在一定情况下店里会空出座位——与其空着,不如开放给6人客群,且人数多客单价也会更高。
在堂食受限的环境下,开放外送服务几乎成为所有餐饮的救命选项,线上渠道也成为餐饮品牌拓展业务的必然路径。太二也不例外,它在疫情期间开放的“限时外卖”如今也被延续下来。
九毛九的年报显示,外卖业务收入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币6.22亿元增加26.6%至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7.87亿元,主要由于疫情反弹导致客户对外卖服务的需求上升。外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4.9%上升至2022年同期的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