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还记得“教练我想打篮球”吗?原来《灌篮高手》有这么多经典游戏

频道:日本电影 日期: 来源

在老蟹上高中的年代,因为漫画《灌篮高手(SLAM DUNK)》大热的关系,全班男生最着迷的运动就只有一项:篮球!每个身材高瘦的男生心中都以流川枫自居,而女生之中也不乏用倾慕的眼光寻视着自己的流川枫或三井寿。

《灌篮高手》系列首作,这游戏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开场樱木的语音“SLAM DUNK!”,在那个16位机年代,人语配音简直就是黑科技!话说老蟹当年在超任游戏中第一个听到语音的是《龙珠Z超武斗传》开场,这两个游戏都是万代BANDAI的漫改产品。

《灌篮高手:四强激突》在系统上类似红白机的《天使之翼》,都是以指令完成赛场上的各种操作,不同的是这些指令都是实时操作输入,关键动作又会切入“战斗画面”,这时的操作以QTE形式紧张度满满。

《灌篮高手2》在前作的基础上画面大幅进化,游戏还增加了多个动画般精美的切入画面,可选队伍也由原来的四队新增了三浦台和津久武。

比土星版还要晚两个月出品,可能是土星版的口碑实在太差,该作便登陆在16位的超任平台。与此前的MD版一样采用了即时的篮球比赛,而人物则集系列之大成改为Q版形象,因此在标题里特意用了“SD”。

该作在赛场上不仅为角色添加了必杀技,还有球员小表情的专用动画,例如樱木的爆炸灌篮后会傻笑着丢出“天才”二字,赤木灌篮后真的变成黑星星等,原作粉丝们看到时肯定会心一笑吧。

这部《背水决战的联赛》基本框架与超任的《四強激突》一样,也是同样的四个队伍可选,但碍于机能与屏幕所限,该作的球场画面只能做成最简单的模式,球员都以球衣号码表示,颇有些简化版《天使之翼》的感觉。

又是一部GB作品,不过本作是进化了的GameBoy Color。虽说因为此前就有了GG版的原因,《灌篮高手2:向全国进军》放在系列里算不上惊艳,但各种特写镜头还是令玩家激动。

《灌篮高手2:向全国进军》可选队伍上又增加了武园,使其成为系列里可选队伍最多的七个,本作也开启了神棍模式,樱木作为主角戴着光环全程没有体力限制,跳高篮板也明显比其他球员要霸道,流川枫、仙道彰、牧绅一此三人带球无人可档,因此难度也是蹭蹭下降。

老蟹当年玩得最多的灌篮高手改编游戏,本作将SFC版的指令操作更改为可控篮球比赛游戏,与SFC版同样有秘技可自由组合队伍挑战梦之队。但相对于SFC版来说,本作在切入画面、人物的细致度上相距甚远,紧张刺激的篮球实战比超任的实时指令来说好太多了。

话说这台世嘉掌机Game Gear(GG)认识的玩家可能比较少,这是当年极负盛名的致残神器,需要6节五号电池驱动,续航只有大概1.5-2小时,拿在手上大概有好几斤重吧。当年本蟹也“有幸”玩过,是正常小孩坚持不到半小时的掌机。说回游戏本身,本作算是《四強激突》与《背水决战联赛》的结合,特点是在比赛之间能看到各种应援团的活跃,气氛营造得还算可以。

赛场画面采用了3D背景+2D人物的常规32位主机模式,虽然当时已经有全3D的体育游戏,但由于3D建模的不成熟,因此这种3+2模式在那个年代看起来更舒服。但万代始终只是个靠漫改榨取粉丝钱财的厂商,根本驾驭不了体育游戏,因此该作的操作感是一片糟糕,许多时候玩家甚至搞不懂球场上的一群人在干些啥。

与家用机版本不同的是,街机游戏自然没有那么多的剧情了,比赛中的切入画面也是小窗,这主要跟街机厅游戏的骗币特性有关,毕竟哪个街机游戏会做又长又臭的动画来费电啊,街机的特殊生态造就了本作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