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在第一页就被眼花缭乱的人名吓退了,几年后因为朋友邀请一起阅读,再次翻开,这次为了鼓励自己能顺利读完,专门拿了笔记本记下出现的所有人名以及重要的话语。
因为要和朋友讨论内容,所以第二次看的时候真的是属于逼着自己细嚼慢咽下去每一个文字,书中出现的每一样新奇事物,比较有趣的情节也都用铅笔做了勾画,这本书充满了关于爱情、生活、个性、亲情和每个人的孤独的描述,通过感受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精神世界,去了解在作者创造的那个浓缩宇宙中,所映射出来的极端人群的富足和贫穷。
在那些试图逃避孤独的抱团和融入,过度社交的直接后果就是自己可支配的时间、金钱、生命被浪费,尤其是时间。
“父母在,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布恩迪亚家族百年时光倏然过去,那些人物如同皮影戏一样在精彩中一闪而过,朝如青丝暮成雪。其实这也是我们的时光啊!
时间就像是一场看不见摸不着的洪流,它用不容怀疑的力量一刻不停的推着人向前,推着人变老。变老是宿命,也是一瞬间的事儿。人处在洪流中时觉得一切是静止的,房子还是那座房子,风还是那股风,门前的树还是那棵树,但是年华已老去。
《百年孤独》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注定是给的旅行,我们无法摆脱他,只能跟他和平相处。人生不就是这样,生带不来,死带不走,注定是一个人的旅程。不必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百年孤独》是一本内涵极为丰富的书,所以很多追求阅读速度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混淆了人物和情节,不知所云。经典之作要有品味,好的句子也要慢慢琢磨,这本书适合细读,适合反复阅读。
读《百年孤独》不要用我们现在的观念和自己的价值观去理解书中的人物,要结合拉丁美洲百年的历史,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并结合书中人物的思想来解读。把自己带入其中,遇到不明白的情节时,首先观察而不是直接评论,比如阿玛兰妲的故事,结合她的性格先想想她为什么会憎恨,为什么会两次拒绝求婚,而不是直接评论她。这将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加深理解,而不是只关注书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