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青年电影人,镜头对准中国的人间烟火

频道:中国大陆电影 日期: 来源

截至4月6日,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产出24.43亿美元,占全球年度票房的34.41%,稳居世界第一。在今年新片的主创名单中,可以看到不少青年电影人的名字:春节档影片《流浪地球2》的导演郭帆和《交换人生》的导演苏伦均为80后;近期热播电影中,《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兼编剧孔大山出生于1990年,《了不起的夜晚》导演兼编剧马凯出生于1989年,《保你平安》导演大鹏是80后……作为一个人才密集型的创意产业,青年从业者是电影的未来与希望所在。

邢文雄201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快毕业时,他和所有从家乡来到大城市求学的年轻人一样,面临着“留还是回”的抉择。“当时我们的系主任跟我讲,你太年轻了,在北京上海,没人会找20岁出头的当导演。你不如带着你在大学学到的东西,先回老家,回到人才比较欠缺的地方,你就能有锻炼机会。等有了经验和作品,你就能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邢文雄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于是一毕业就回到家乡哈尔滨,并成立了戏剧工坊,开始独立执导话剧。

在秦海燕看来,编剧行业是吃“干货”的,“刚入行的人总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你真的写出了一个好本子,就绝对有机会”;但同时,编剧也是一个手艺活,不写10年很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放弃了,“我已经写了20年,在10年前如果说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敢说那是困难,因为我觉得是自己不够好”。

秦海燕回忆,最初其实想做的是与翻译题材相关的剧本,为此进行了长达两三年的采访。在其中一次常规采访中,她偶遇了后来成为《万里归途》原型人物的那位翻译。“他当时从驻外刚回北京,春节还没过踏实,突然又被叫到机场去非洲,以为两三天就回来了。老婆给他厚衣服,他看了一下当地气温说不需要,去了就后悔了,沙漠的昼夜温差特别大。一开始以为只是去做翻译,没想到真的撤了两三万人回来……”

撤侨成为这名年轻翻译能骄傲一辈子的人生经历,也打动了听故事的秦海燕。她意识到,“剧本方向有了,一群普通的外交工作者,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随着采访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细节铺陈开来,也在影片中呈现给了观众。

“必须承认我们吃到了时代的‘红利’。”秦海燕记得,自己上大学时,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市场,2002年,一部《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20年后,两部《长津湖》的票房就已百亿,“在十几年的培育中,大众慢慢养成了进影院看电影的习惯,电影市场整体繁荣,这给年轻创作者带来了机会”。

在哈尔滨期间,除了做话剧,邢文雄也积极参加一些比赛,曾在一档名叫《全民电影》的综艺节目中拿到了编剧组的全国冠军。2016年,在哈尔滨“锻炼”了6年的邢文雄,决定去北京,从编剧做起;又过了6年,《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让大家认识了邢文雄。而他觉得,自己之前所有的工作和生活,无论是制作话剧、自学电影编剧,还是参加各种比赛,都是在为这一次创作做准备。“现在青年进入行业的渠道非常多。现在我也经常看短视频平台,觉得有的小片拍得不错、创意挺好,就会试图联系作者,看有没有可能展开更高维度的合作。”

“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留下电影作品的当代题材,但肯定不能架空地去讲这个故事。于是我采访了相关的当事人、律师、警察,农村的、城市的,各种各样的案例,两三百个。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用电影语言去表达。”秦海燕说。

关键词:万里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