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儿童小说《木偶奇遇记》于1881年发表在杂志上以来,匹诺曹已经在几十年间出现于各种改编版的电影、电视和文本作品中,但只有一部改编作品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
电影中,木雕师杰佩托生活在墨索里尼施行法西斯统治时期的意大利。为了悼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儿子,杰佩托制作了木偶匹诺曹。因蓝仙女的咒语,小木偶活了过来,随后在全国各地游历。
《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以法西斯主义时期的意大利为背景,用黑暗的视角审视了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丑陋。随着匹诺曹的历险,观众们看到许多天真无邪的孩子,可战争摧毁了他们的未来。这些孩子虽然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但却被迫参军,甚至杀人,因而眼睛里充满了惶惑。解释型新闻网指出,由于这些孩子“象征着战时世界的未来”,该片进一步揭示了法西斯计划的幼稚诡谲。
与许多儿童向改编版《匹诺曹》风格不同的是,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想要展示,面对误解和不公时不屈从的重要性。
“我认为这是世界亟需的一课,”德尔·托罗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我们要说的是,不屈从不仅是必要之举,也是一种美德。”
近年来,有人将动画电影看作仅仅拍给孩子看的电影流派,但德尔·托罗想反击这种观点。
德尔·托罗对奥斯卡观众说,“动画已经准备好更进一步,我们也都准备好了,请帮帮忙,去关注、谈论动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