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不可及的主人公富翁菲利普因迷恋跳伞的造成意外事故脖子以下瘫痪,于是高薪聘请一位全职保姆,在诸多人才有高学历和丰富经验当中,让人意料的是他选择了一位没有任何经验并且从监狱出来没多久的混混。当身边的人不理解时,他给出的回答是:他总是会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
德希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既不懂歌剧、古典乐、现代绘画,也不懂基本的医学护理常识,他缺乏对人起码的“同情心”:比如他拿着开水去烫菲利普的双腿,以他的双腿是否有知觉。这种非人道的行为,确实有点残忍,正常一点的人都会接受不了。至于现代人最热衷讨论的阶级差异、种族歧视,伊德里斯对此更是无知,他根本没把菲利普当成自己的雇主,也无视玛嘉丽是个白人女子,一副不怕老板开除,也不怕女人嘲笑的死样。
这样两个背景迥异的人,主仆之分,却出乎意料的相处融洽。午夜他的病复发,他推菲利普出门,在街头同享抽烟。一起打赌,菲利普装生病戏骗警察为超速的他们带路和让路。瞒着别人去山里面跳伞,领略从高空俯视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他还帮菲利普打破瘫痪的自卑,最终成功抱得美人归。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有些凝重的音乐,主人公德希斯,一非洲汉子,如以往的美国模式一样,出身简单,没有正经职业,没有受过高等的教育,社交杂乱,他们被社会视为问题,可是在他们身上却一直流淌着闪闪发光的东西——乐观。大大咧咧毫无顾忌的进入面试间,耻笑专业音乐家不懂流行音乐,为了要签名领失业金直言不讳,真是直快爽朗到极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懂幽默,唐山话“实在”。
希斯的过去,但是德希斯把他当做正常人看待就足够了!菲利普渴望一段爱情,也是德希斯的撮合,第一次拿起手机打,最后帮他约到那个笔友!菲利普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服侍他的陪护,而是一个懂得他的需求,尊重他的!显然德希斯就是这个人
或许不能以善之名行凶,这是太多人都没能领悟的事。你认为她需要的是安抚和劝慰,但其实她只想着能不能一个人独自度过漫长的黑夜。你以为他应该选择更好的那一个,百般劝阻,却不知有些路只能独自走,有些选择或许是错的会有遗憾但却是心中所想。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他们都是毫无疑问真心关怀我们的人。可是为什么呢?真正到了困难之处,却对他们难以诉苦,甚至还会想逃离他们。人与人之间,必须只有是因为在善恶观上达成一致,才会心心相通。旁人认为的善,往往自身更像是负累。旁人认为的恶,却是你认为的自由在高处。任何人以情意为筹码,就想左右控制对方人格自由的,最终都必然是毁了那份情意。每个人或许都在试图寻找,寻找跟自己心灵契合的那一个人。
有时候,这样一个人是你的朋友,那必然应该是一辈子的朋友。有时候,会感到很幸运,他刚好成为你的爱人。可是我想说,那样能和你心灵契合的人,必然只会有一个,而且,也只能是一个。也许,也很有可能你一辈子也找不到那个人,最后呢,很喜欢影片结尾的曲子,出自 Ludovico Einaudi的Una Mattina。她充满温情,忧伤,像一条安静美丽的小河,缓缓的流啊流,然后你看见了希望和太阳。纪念着那些曾让我坚定的感情,我想我现在仍然还对感情抱有最初的期望。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明天你会遇见什么,以及明天到底是什么样子,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