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早早带着妻儿归隐山林的知名作家,所谓的田园牧歌都是虚构假象
什么神仙爱情、父子情深,都是隐藏在自私、虚伪之下的谎言
甚至,他还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马原,百度上说他是和莫言、余华齐名的前作家
2008 年,他的肺部查出肿瘤,决定采用 " 换水 " 治疗,从繁华都市上海,搬到了风景秀丽的海南
对这里一见钟情的马原大手一挥就在南糯山买下一块地,花了 9 年时间修建了由 11 座建筑组合而成的庞大城堡,带着第二任妻子小花和儿子马格住了进去
在归隐山林之前,马原除了是知名作家,还曾经投身房地产业、拍过影视剧、也担任过大学教授,
当时还在同济大学担任老师的马原,遇到了退休运动员李小花,相差 29 岁的俩人一见钟情,小花很快就成为了马原的第二任妻子
马原的经历,似乎只能用传说来形容:前半生足够风雅,赚足了钱和名声;后半生足够悠闲,和妻儿一起在田野享受乡间趣味
即使已经躲进深山,马原依旧活跃在大众视野:他会在社交平台上更新自己充满田园趣味的乡野日常;也会受邀参加各种文化类节目,给大家展示他无限悠闲的生活
在世俗意义上他就是一个的成功男人,过着让无数人艳羡的生活
所谓的童话、所谓的田园牧歌、所谓的 " 陶渊明式的生活 ",都不过是虚构的幻象
诗和远方确实动人,维持诗和远方也确实累人
小花说:马原喜欢的那些东西,都是别人做出来给他喜欢的
他沉迷的乡野趣味,全靠小花一个人维持:11 座建筑,足足 2000 平,上上下下全是小花一人打扫;他喝的茶叶是小花爬山采的、他吃的东西也是小花每周开着车下山采购的
他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坐在有 "7 扇窗、360 度视野的八角客厅 " 里,等着小花把饭菜端上来就好
可即使小花已经如此辛苦,马原似乎也没太大感受,甚至会揪住太太的错处,居高临下地训斥一番
甚至,在马原的个人号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栏目短片叫《九叔训老婆》
这不是有剧本的短视频创作,这是在马原看来,十分有 " 趣味 " 的生活日常
在视频里,马原总是用手指指着妻子说话,相当不尊重
可镜头之外呢,他对小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
很难说嫁给知名作家的小花到底从这段婚姻里获得了什么
除去知名作家妻子这一个名头,她似乎和普通农村妇女没什么区别:喂鸡喂狗、采茶、干活、做饭 ......
她并没有成为和丈夫一样的阶层,甚至还需要从事大量繁琐的无偿的家务,并且这些家务强度还远超一般家庭主妇要承担的
11 座城堡对马原来说就是寄托自己理想的乌托邦,可对马原的妻儿来说,这似乎是个牢笼
儿子马格没有完整的上学记忆,他被爸爸剥夺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他没有玩伴,没有同学,只有爸爸教他的 " 我们看到的星星都是幻想,太阳也不是物质,火星是不存在的 " 的知识
马格有先天性心脏病和马凡综合症,但每天为自己注射胰岛素的马原却拒绝让儿子接受西医的治疗
他对儿子的病情,有种莫名其妙的坚持:既然得了不治之症,那我们就不治了
好笑的是,马原因为严重心衰住进医院,自己倒先开始接受西医治疗了
2022 年的儿童节,马格倒在了洗手间,因为南糯山山高水远,,马格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13 岁
很难说不是马原的固执和强制害死了马格,他但凡生长在一个普通家庭,可能都不会有今天的结局
马格想上学、想找同学打球、想有朋友和他一起玩,可马原把马格囚禁在他所谓的美好里,用他的意念控制了儿子一生
甚至于儿子的死,他也把它称作为 " 美好 "
" 他连被女孩骗都没经历过。不经历被女孩骗,被朋友骗,被别人欺负,他的生命里没有丝毫这些东西。你说多美好啊。"
这个张口理想闭口美好的男人,哪怕在儿子去世这件事上,都没能停止厌女
他用浪漫的文字掩饰自己的虚伪和自恋,所谓的诗和远方由妻儿的牺牲堆砌
撇去这他自欺欺人的梦幻童话外衣,血淋淋的真相是:
一个老男人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做起了皇帝梦,一边用他的专制压榨年轻的妻子,一边用他的愚昧耽误年弱的儿子
为了自己所谓的诗和远方,亲手献祭了妻儿
马原的城堡很大,足足 11 座,两千多平;马原的城堡又很小,小到除了他和他的理想,什么也塞不进
写下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的顾城,出轨又杀妻
不给女儿治病让女儿仅仅活了 562 天的周国平,同样愚昧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卢梭,一生和多位女性有染,还把自己的五个孩子全都送到了育婴堂
在 " 天才 "" 伟大的艺术家 " 这样的修饰之下,这些不堪的经历被赋予了血色浪漫
似乎因为他们极致的才华,这些不被道德、法律、社会允许的行为,都通通可以得到开脱
" 天才嘛,总是和普通人格格不入的 "
" 文学家嘛,确实会有自己的小固执 "
他们有能力利用文学艺术为自己加冕,也懂得如何把自己的虚伪和无耻包装成理想和浪漫
才华成了他们最好的保护色,让他们成功绑架一个又一个的女性接受他们的统治,让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成为他们的木偶
他们从来不需要解释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是男人,是才子,一切就都是合理的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