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后150年内,都不允许中国出版我的《百年孤独》。”31年前,马尔克斯在钱钟书面前放出这句无情的话,当晚便结束了中国之星。陪同的钱钟书先生沉默不语,无比尴尬,那时发生了什么?
原来,当时马尔克斯来到中国,钱钟书先生负责接待,两人在王府井大街聊得甚欢,当他们来到当地有名的几家书店时,马尔克斯看到每家书店货架上的都摆着他的《百年孤独》,而且还是销量不错那种!
马尔克斯非常郁闷,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生气道:“原来各位都是盗版书贩子啊,我没有向你们授权出版《百年孤独》啊”随后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1927年,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的一个小镇,童年时期因时局动荡,中途退学,9岁时随家人迁居苏克雷,长大后从事记者工作,那个时期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陆续发表《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等,却不为人知。
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当代作家莫言,声称自己反复研读了20遍,每遍阅读都有新的收获,并在不同场合推荐这本《百年孤独》,由此可见,这本书的魅力十足。
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在哪?为什么能让大家爱不释手?最为关键的就是作者运用了各种文学表现手法。
马尔克斯对孤独的理解就像《梵高先生》的那句歌词:"不管你拥有什么,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的"。在《百年孤独》中,这四句话就看透了人生,写尽了天下的孤独。
生命的本质,其实是孤独相伴的。由始至终都是如此,你一无所有的来到世界,又一无所有的离开世界,毫无变化,生来孤独,死后同样孤独。
当你有所收获,成为主管,以管理者姿态出现时,却发现身边的人开始远离你,你是否会感到孤独?
当大家狂欢时,你却坐在角落默默喝酒,回忆年少轻狂的岁月,回忆那个初恋的姑娘,这时的你是否也会感到孤独?
收获,情感,还是钱财,终会离你而去。只有孤独从未离开过,唯有接纳共生,才能创造更美好生活。
第二句: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生活累,工作苦,一切看起来都不尽如人意。可我们累却没法停下来,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欲望需要满足。
从我们的角度看领导,每天迟到早退,特别轻松,自己却要加班,很是羡慕。而从领导角度来看,虽然不用加班,但是他有各种应酬,经常喝得大醉,还要出差奔波,想到业绩不达标,他也会很痛苦。
第三句: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
生命中的困难,除了生死,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你跌倒了,可以爬起来,你贫穷了,可以用双手创造财富,人总是充满无限可能。
当你被公司炒鱿鱼时,你可能会垂头丧气,心灰意冷,认为社会不公,觉得人生无望,甘愿当一条咸鱼。
但你换个角度来看,辞职是解放了自己,让自己有空来思考,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也许下一份工作会做更好。公司好比一个圈子,你出不来时,有人提醒你该出去了,你的人生又开始充满希望。
整个过程其实没有什么改变,改变的只是你内心,你的想法,所以人生必定孤独,只要往好的方向思考,人生就会越来越美好。
第四句 :生命中曾有过的所有灿烂,终将用寂寞偿还。
人生本来就有大起大落,当你月入1W时,你会羡慕月入3W的,当你年薪过百万时,你会想着月入过千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观念变了,欲望也会膨胀。
看过《百年孤独》的人都知道,像这种发人深思的句子在《百年孤独》中随处可见,这也是这本书被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比如:
1、别错过机会,人生比你想象中的要短。
2、死人是不会出现的,只不过我们自己受不了良心上的负担。
3、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5、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
6、谎言说得越来越真诚,最后连她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安慰。
马尔克斯文笔可谓让人惊叹,他对人生的感悟和见解,震撼人心,他的《百年孤独》不但影响着读者,还影响着文人骚客。
王蒙曾说:“中国一半的著名作家,都直接或间接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
比如莫言读了《百年孤独》的开头时就拍案而起,惊道:“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从那以后,他创作渐入佳境。毫不夸张地说,莫言的作品《蛙》能获得诺贝尔奖,至少有马尔克斯一半的功劳!
还有余华的《活着》,也几乎全部继承了马尔克斯那种集体痛苦中生命对“无意识活着”的坚持!
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莫言的《蛙》、余华的《活着》.....这些作品无不烙上马尔克斯的痕迹,短短10几年在国内外屡次斩获大奖!
余华说:“《百年孤独》我读了三遍,这是一本天才之作。对马尔克斯,除了崇拜,别的都没有!”
当年,马尔克斯在中国之旅撂下狠话后,中国许多出版社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分别向马尔克斯致歉并请求授权,都杳无音信。
幸运的是,多年以后,马尔克斯被一位中国编辑的邮件打动,终于同意中国出版他的作品,这句话是这样写的:“正如当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着'大师!'向您的偶像海明威致敬一样,我们正隔着太平洋竭尽全力高喊着'大师'向您致敬。我们相信,如果您听到了,您一定会像海明威一样挥一挥手,大声喊道:你好,朋友!”
偶像的力量是伟大的,马尔克斯看到这段话后,重新正视中国的出版社,然后将《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中文版授权给了中国出版社。
如今,《百年孤独》有众多的读者群体,自该书出版以来,已出售超过五千万册,并已翻译成43种语言,在美国、法国、英国等地都有售。
《百年孤独》是一本充满魔力的书,在这个充斥着欲望和焦虑的年代,很多人长期地陷入孤独,他们认为精神空虚就是孤独,为获取物质的满足,获取更多人的关注,却又陷入更深的孤独。
如果现在的你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生活不如意,事业不起色,不妨看一看这本《百年孤独》,也许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有人说:马尔克斯著写的《百年孤独》,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没有之一。
请问,你认为《百年孤独》伟大吗?如果你还没读过,请一定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