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作为流量时代的流量演员,朱一龙从爆红以后就一直备受期待。比起其他顶流的高开低走,朱一龙的流量之路走得格外谨慎,对于朱一龙来说,最重要的是拿出作品。
这是唯一能够让朱一龙摘掉流量标签的路径。在影视剧多次反响平平之后,后劲十足的《人生大事》出现了。《人生大事》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是票房成绩非常亮眼,而网络评分上虽然出现了一定的争议,但是在观众群体内,口碑却格外好。这也充分说明了《人生大事》是存在争议的,那么《人生大事》到底是“质不配位”还是“瑕不掩瑜”,我认为是后者。
01充满温度与惊喜的故事设定《人生大事》这部影片的主题,其实就是那句台词,男主角莫三妹的父亲说的“人生只有生死两件大事”,而故事也是围绕着“死亡”的话题来展开的。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死亡其实是一件令人害怕和悲伤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所有跟死亡相关的事情,似乎都是眼泪与遗憾。死亡也成为了大家不敢面对的事情、不敢讨论的话题。而《人生大事》让男主角成为了丧葬店的继承人,也是希望从“丧葬工作者”的角度,来讨论死亡这个少见的题材。
《人生大事》在设定上,基本上是跟我国传统的丧葬习俗“背道而驰”。殡仪馆的乌龙事件、活人办葬礼、骨灰变成烟花等故事情节,对于许多观众来说,是对死亡的不尊重。但是也有不少年轻观众感到惊喜,尤其是将骨灰变成烟花的瞬间,莫三妹看到父亲在天空中绽放的那一瞬间,实在是浪漫又美丽。而这些充满惊喜的情节设定,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是“惊喜”,但是也有一些观众认为是“惊吓”,这也是电影评分出现争议的主要原因。
02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人生大事》的男主角朱一龙是武汉人,而故事也发生在武汉市,所以电影中出现了很多跟武汉相关的设定。比如大部分角色都是说武汉话,取景地也都在武汉市。尤其是路边吃热干面的画面,碗里冒起来的热气、筷子上沾满的酱汁、一边走路一边吃面的镜头,让故事一下子变得鲜活了,电影讲述的故事也是依托真实的场景,才得以存在。在很多影视剧中,其实都出现过生活化的场景设计,但是像《人生大事》这么真实的,着实是少见。“上天堂”内的布置也是相当用心,看得出来服化道方面是下了苦功的。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朱一龙的武汉话,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武汉方言对朱一龙来说,是最容易放松的一种语言,所以朱一龙的表演状态,相较于之前的作品,也会更加松弛。03别样的父女生活电影中,莫三妹因为心疼可怜的小文,而让有资质的朋友收养了小文,但是小文其实是跟着莫三妹生活,两个人的设定其实像父女又像兄妹。送小文上学、陪小文玩耍、帮小文修手表,莫三妹在用自己的方式呵护这个女儿,笨拙的新手爸爸,也在一点点学习怎么跟女儿相处。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摩擦,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殡仪馆的乌龙事件、误吞的玻璃弹珠等。
也正是这样的有趣生活,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生活独有的魅力,角色之间通过不同的事情,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不仅能够让年轻的父母有所感悟,还能够给未生育的小夫妻一些思考,至于大银幕前的未婚男女,也能够在电影院看到一个足够生动的故事。
04探讨“死亡”的多种角度《人生大事》上映以后,一直被观众们称为“催泪炸弹”,电影中也有非常多催人泪下的情节,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死亡这件事情上。但是影片也通过不同的情节,让大家对死亡这件事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人生大事》中出现的第一场关于死亡的重头戏,是关于那个生病去世的小女孩,小女孩的父亲看到小文以后,将自己女儿的葬礼交给了莫三妹来办。
莫三妹为了让女孩的父母满意,给女孩选择了精致的粉色骨灰盒。但是小文用画笔涂鸦了,原本以为小文闯了大祸,结果女孩的父母十分感动,因为他们的女儿非常喜欢绘画。这个故事情节,其实也是打破了人们对于死亡过于肃穆的刻板印象。很多人认为葬礼就应该是无比严肃的,但是对于死者和死者家属来说,慰藉或许是他们更需要的,那么又何必在意骨灰盒是黑的还是粉的呢?故事中第二个重头戏,是老爷爷委托莫三妹给自己办葬礼,活人办葬礼的事情,莫三妹也觉得无法理解,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还是给老爷爷办了葬礼。
葬礼上,老爷爷一个大活人躺在棺材里看着大家是如何悼念自己。葬礼上还出现了非常多搞笑的事情,葬礼最后也因为老爷爷儿女的到来,而彻底变成了一场闹剧。老爷爷要求的“活人葬礼”,其实也是一次实验性的情节设定。人们对于死亡是敬畏的,同时也是避之不及的。葬礼这样的仪式,明明主角是死者,但是死者却看不见、听不到,所以说在面对死亡这件事情上,我们或许更应该听听死者生前的意见。
电影中最后一个跟死亡相关的情节,便是莫三妹父亲留给他的“考题”,如何给父亲办理一个满意的告别仪式,是莫三妹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而莫三妹在经历了伤痛以后,想到了将父亲的骨灰放进烟花里,让父亲化作烟火在黑夜里绚烂,这也是对应了“人死后会变成星星”这句台词,莫三妹用自己的方式,让父亲变成了天上的星星,这又何尝不是对死亡最浪漫的注解呢?不过话说回来,《人生大事》这部作品就没有缺点吗?当然是有的,大家对电影最不满的地方在于两个部分,强行大团圆的结局和俗套的催泪情节。
小文的妈妈其实就是一个应该“消失”的角色,但是最后却跟莫三妹一起生活、一起养育小文。这其实是一种过度的美满设定,也是观众们最不愿意接受的设定。另一方面,在小文妈妈回来争夺小文的情节中,莫三妹在雨中追着出租车跑的时候,其实是落入俗套了,朱一龙的演技当然是好的,只是“离别在雨中”这样的设定,实在是太套路了。
观众看到这个地方,也很清楚导演就是在强行煽情,实际上的离别很多都是悄无声息的,这样“轰轰烈烈”的离别,反而失去了原本的韵味,也破坏了电影一直克制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