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的原型是《第二次呼吸》的作者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
一个是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的白人大富翁,一个是刑满释放的贫民窟黑人,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最终走到一起,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
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个个口若悬河,尽情表达,唯独戴尔毛毛躁躁,发牢骚说要接孩子,签个字要不了一分钟。
阴差阳错,菲利普选了戴尔。戴尔本来是只要签字的,但他更需要工作。
他在社会上晃荡,没有顾及妻子、儿子,晚上,被气愤的妻子赶出家门。
来到豪华的公寓,戴尔抑制不住惊喜。只照顾过自己的他,开始总是毛手毛脚,往轮椅上抱菲利普忘记系安全带,喂饭也是有意无心。
更让他难堪的是换输尿管,他迟疑了好长时间,鼓了好大劲,退缩了好几次,最后终于过关了。
他和菲利普开玩笑,从来把富翁不当病人,这让富翁慢慢走出自卑。
虽然他们两个身份、地位、性格完全不同,成功的菲利普心里总有贵族的条条框框,无法随意表达,但戴尔总是能找到让他发笑的方法。
菲利普的龙椅太慢,戴尔让人改装,他带菲利普去伤心地滑翔伞,恐高的戴尔最后也感到很愉快。
随着日渐熟悉,菲利普讲述了他的心病:那天大雾,他们滑翔伞失去了他疼爱的妻子,这比他瘫痪更重要。
戴尔知道菲利普有一个结交半年的笔友,立马打电话,菲利普虽再三阻拦,但还是接听了。
菲利普和戴尔虽然在一起开心,但也免不了矛盾,偶然言语冲突,戴尔被解雇回家了。
菲利普对新来的护理个个不如意,心情糟透了的他,胡须也不让人刮。
家人急忙又找来戴尔,他看见菲利普的狼狈样子就好笑,戴尔真是幽默,刮胡须也能刮出几个人来,让满面愁云的菲利普忍不住笑。
影片最后,戴尔把菲利普带到一家餐馆,他便招手微笑离去,满心疑惑的菲利普正不知何因时,看到一位美女缓缓走来,他笑了……
曾经的成功人士,突遇如此重大的变故,他的内心很脆弱,那些人越是把他当病人,他越是走不出痛苦。菲利普就喜欢戴尔不把他当病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