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收藏备用!云南季节性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来了

频道:玄幻小说 日期: 来源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潜伏期一般为1~2天;发病时多见高热,最高体温可达39~40℃,伴有畏寒,一般持续2~3天;症状以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多见;呼吸道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可发展为肺炎等。中医药认为流感属于时行感冒范畴,根据传统认识,诊治多采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和治法,注重扶正和祛邪分期、分阶段联合应用。流感大多都有自限性,经一般对症处理和中医药干预后均可短期内痊愈。

临床表现:久咳,阵咳,干咳,夜咳明显,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咽干咽痒,声音嘶哑,舌红少苔。

考虑儿童体质特殊,病情变化迅速,以上药物宜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患儿出现精神欠佳、高热持续不退、嗜睡乏力、咳嗽喘促等症状或有其他病情变化的,需考虑院内留观或住院治疗。若合并高热惊厥、喉梗阻、肺炎、心肌炎的患儿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证施治。

用于咳嗽症状者。药物:白芥子、桃仁、甘遂、黄芩,按适当比例共研为细末,生姜汁或温水调制成直径为3~4cm、厚度为0.5cm的药饼。操作:将药饼贴于双侧定喘、肺俞穴,固定。每次敷贴时间为8-10分钟,每日使用1次,5日1个疗程。敷贴时间可根据患儿皮肤敏感程度适当调整。

注意保暖,避免感受疫疠之气;重视手卫生,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离,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尽量远离人多且密闭的环境如超市、商场、生鲜市场等;咳嗽和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少吃辛辣、香燥食物;不吃未经检疫的食物,注意生食和熟食的刀具、菜板分开使用;适当参加锻炼,增强体质,可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太极拳、八段锦、导引养生功、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方法。

在季节性流感流行期间,与流感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要在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情况下,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排查。

人群普遍易感,根据中医“未病先防”及扶正防邪的理念,建议按照偏热体质、偏寒体质、偏湿体质和平和体质四大类进行辨体施防。(注:自身体质不清者可到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科辨识体质;孕妇请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2)偏寒体质特征:怕冷,乏力,困倦,口不干,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易胃脘不适或大便溏泄,小便清且量较多,舌质淡,苔白。

使用方法: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戴。(注:过敏体质者及孕妇慎用)。

本病属于“时行感冒”范畴,流感大多都有自限性,经一般对症处理和中医药干预后,均可短期内痊愈。云南省各地区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饮食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三因制宜,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当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苔薄或微腻,脉浮数。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不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流清涕,或纳差、腹痛、腹泻,舌淡红,苔薄而润,脉浮紧。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毫升,每次口服200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毫升。

注:以上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并发症、慢性基础病史的患者,随证施治。若见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随证施治。

2.耳穴疗法:用于咳嗽症状者。取气管、肺、咽喉、三焦、对屏尖,5个穴位进行压丸。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日贴1次,每2次后休息1日,双耳交替压贴。

3.穴位敷贴:用于咳嗽症状者。药物:寒性咳嗽用药(炒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热性咳嗽用药(白芥子、延胡索、甘遂、黄芩、桑白皮)按适当比例共研为细末,生姜汁调制成直径为2~3cm、厚度为0.5cm的药饼。操作:将药饼放在贴膜内,贴于双侧定喘、肺俞、膏肓穴,固定。每次敷贴时间为1-2小时,2-3日重复1次。

@微昭通 域内铁粉群建设中,欢迎添加管理员微信号(wzhaotong),添加好友请备注县区市名称+姓名+联系电话(如:水富市张小珏180XXXX0201),无完整备注不予验证通过,感谢支持,谢谢配合!

警告:即日起,“微昭通”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