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心居》讲述了当代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各个不同阶层、不同条件的人群,面对社会、生活,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如何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哪里才是心之居所!
剧中,能力超强、精明干练、经济条件超好的大姑姐顾清俞,与没有工作、每天买菜烧饭、没有安全感的外地弟媳妇冯小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个人物特征明显,性格鲜明,剧情也是一波三折,在层出不穷的生活矛盾与市井生活中,逐渐找到心之归宿。
但是看剧虽然不是拿着放大镜,但是有些情节在表达人物设定上我还是没有理解。也许,是知识水平问题,也许是风俗习惯问题,我个人觉得有些情节表达的不是合乎人情。
如果说,最开始知道冯小琴有私生子没说,是为了弟弟,看怕弟弟伤心。但是,最后在顾磊死之前的那次“开小会”,她又让弟弟离婚!
以顾清俞那样不信任冯小琴的性格,怎么能那么多年默默保守冯小琴有私生子的秘密?既然是为了弟弟幸福,能够保守这样秘密的大姑姐,应该是个宽容的女人,生活中又怎么能做出处处给弟弟出主意,让他走向离婚呢?
顾清俞是一个高管,可以说收入和经济基础,都是弟弟好几倍。以她的实力,有能力让家庭生活条件更好。她是自己生活,对于父亲、奶奶、弟弟一大家子,可是她又没做什么,没有为父亲奶奶做出什么改善生活的事,也没为没有能力的弟弟做什么,却又阻止家里人为弟弟做。
可以说很有钱,她有钱,可以偷偷隐姓埋名给婆婆出钱做换肾手术;偷偷给施源买回钢琴;甚至与施源在一起所有的花销都是她来开销;有一套房子了,但是为了找回初恋感觉,意欲假结婚再买一套房子……她可以做这么多,但是就是不能借钱给弟弟买房,而且弟弟弟妹是借钱!
施源是顾清俞的初恋,也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感情,后来分开多年不见。在顾清俞为了买第二套房子假结婚时候,偶遇的假结婚对象。偶然的相逢,记忆里还是初恋时候的感情,经过那么多年,一个成熟女性,竟然也冒着未知的风险而闪婚。
大伯母是一个自私且事故的人,姑姑也不是啥省油的灯。在家庭群里,时不时因鸡毛蒜皮的事争论,而顾清俞,一个知识水平较高,素质较强的白领人士,也会经常在群里指桑骂槐,指指点点。也会在家庭聚会的饭桌上,怒怼家人,感觉这些事我们这些普通人都不一定会做。感觉不太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