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泸州:大学生拒当白领返乡当烟农

频道:悬疑电视剧 日期: 来源

四川新闻网消息 人勤春来早。这些天,泸州市叙永县赤水镇南山村村民宋国有点忙:除了自己要起埂盖膜育种烤烟,还要指导2户烟农种植,而家中扩建的房屋也正在装修中……一个白天下来,除了吃饭,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休息。但宋国浑身上下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脸上总是溢满笑容:“这几年靠着种植烤烟,硬是让我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眼前身材健硕、面容黝黑、双手老茧的宋国,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大学生,更想不到的是,今年36岁的他7年前回乡时,正供职于大都市拿着高薪。而吸引宋国毅然回乡创业的,正是南山村不断壮大的烟叶富民产业。

南山村位于叙永县赤水镇,毗邻贵州,地处乌蒙山区腹地,平均海拔约1300米,地势崎岖,山路陡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产品出不去、外界进不来,以前连效益最好的烟叶种植也只能让村民勉强糊口,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选择了外出务工。

2014年,留守的妇孺、外出的青壮年……所有南山村民期盼已久的修路、兴业、致富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为彻底帮助南山村拔掉穷根,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单位,叙永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入驻南山村后,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入手,累计投入资金174.66万元,机耕道路更加畅通、烟叶基础设施更加齐全,加上交通主干道拓展延伸,南山村终于跨入发展致富的“高速路”。

南山村起埂盖膜后的烟田

“这些年,我们村道路修好了,烟草公司给我们配套了很多烟水池、新烤房,结束了全村小烤房烤烟的历史,种烟更加省心省力,质量还更好,亩均提高了1500元左右,去年全村种植烤烟1545亩,户均收入达到11余万元,村里好多人修房子、买车子,烟叶成为了全村最大的致富产业。”曾外出务工的南山村党支部记书宋林中兴奋地说道。

环境的巨大改变,产业的蓬勃发展,村容村貌不断美化,村民收入逐年提高,苗汉杂居的南山村不仅吸引着外来人的目光,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宋国便是其中之一。

宋国作为家中长子,承载着家人的希望,父母靠种烟供他读书,不负众望,他如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更是在广东一家上市公司工作。然而,想到年老体弱的父母,他总觉得自己是一只“孤雁”,2013年他毅然辞职,选择到离家近一点的成都上班,纵使月收入远高于在家里从事烤烟种植的农户,但他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心心念着那份亲情,盼着有一天家门口就能创业致富。

美好的相遇总是不期而至。2016年春节回家过年的宋国,从乡邻口中得知村里发展越来越好、烟叶种植收入越来越高,令他高兴不已。在父亲的支持下,他果断辞职回乡扩大烤烟种植,规模由此前的20亩扩大到30亩,今年更是达到40亩。

“外面千好万好,都不如自己的老家好!父母一辈子靠种烟为生,我从小就跟着种,对烤烟种植比较了解,回到我的‘老本行’去,种植烤烟肯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还能照顾家人!”宋国满怀信心地说。

与别人不同的是,宋国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烤烟品质和收入,这几年,他的烤烟每亩纯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较别人高出不少,2022年被评为4星职业烟农,村里还聘他为村党支部文书,让他指导、传授其他烟农种植技术、管理知识,知识力量在广袤乡村同样发光发亮。

在南山村,与宋国类似的还有康进、曹军、宋静中……,他们都曾在外奔波,在年富力强的年纪返乡创业致富,每年带动全村烤烟务工收入超过100万元,共同扛起了南山村产业兴村的重任,成为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康的山村“归雁”。

南山村起埂盖膜后的烟田

越奋斗,越幸福。宋国望着正在扩建装修的新房,对未来的幸福生活满是憧憬。如今,南山村在青春风暴、知识力量的叠加驱动下,满目苍翠,风光旖旎,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的小花园里花香四溢,无一不流露着向春而行的朝气与活力。(来源:泸州市烟草专卖局 段海生)

关键词: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