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公司高管的人事变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相关业务的变动,总体来说却未必能反映整个公司的状态。然而,当一家公司在半年多内密集地出现高管离职,基本可以确定这家公司正在经历一场动荡。
在苹果历史上,高管的变动并不频繁,尤其是在副总裁级别的关键职位上。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苹果开始出现一股席卷高层的离职潮,包括工业设计主管 Evans Hankey、云业务负责人 Michael Abbott 等 11 位副总裁相继选择了离开苹果,他们分别是负责工业设计、在线商店、信息系统、苹果云计算、硬件和软件工程、隐私事务、新兴市场销售、订阅服务和采购等领域的副总裁。
从公开信息来看,过去这半年多离职的高管已经涉及了苹果几乎所有主要业务,从核心的硬件、软件、服务、云,再到供应链采购等环节,均要面临主管负责人的更替。这显然不寻常。
不仅如此,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最近这一系列的高管离职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几年站在苹果公司权力最高层的 12 位也将面临退休或离职的问题,包括公众更为熟知的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
而在这一轮离职潮中,大多数副总裁已经在苹果工作超过 15 年,其中三位是选择了退休——首席信息官 Mary Demby、硬件工程副总裁 Laura Legros 和新兴市场销售副总裁 Hugues Asseman;采购副总裁 Tony Blevins 则是由于在一段 TikTok 视频中发表侮辱女性的言论「被离职」。
除此之外,软件工程副总裁 John Stauffer、David Smoley、服务业务副总裁 Peter Stern、首席隐私官 Jane Horvath 并没有透露离职的原因,云工程副总裁 Michael Abbott 的离职则被指出,主要由于过去几年在人才整合上不太顺利,同时业务成果也没有达到公司内部一些人的预期。
另一方面,苹果寻找继任者的进展并不顺利,再加上有意的组织结构调整,导致苹果对多个主管岗位进行了洗牌——重新将离职高管的职责分摊给其余负责人,甚至不再任命新的首席隐私官和工业设计主管。
苹果的组织架构本身也面临挑战。1997 年乔布斯重掌苹果后调整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将整个公司都置于同一张损益表,各个部门不再围绕单个产品线或业务各自为战,让苹果最优秀的人才参与到每一款产品的开发、生产等环节。
时至今日,苹果依然保留了这种组织设计,比如马上就要正式离职的工业设计主管 Evans Hankey,就负责管理苹果当前所有产品线的工业设计,包括但不限于 iPhone、iPad、Mac、Apple Watch、AirPods 等一系列苹果设备。但区别也有,今天苹果的公司规模和复杂度都远超当时,最高话事人也成了库克。
在 7 位主动离职的副总裁中,Evans Hankey 的离开最耐人寻味——去年 10 月提出离职,到今年 2 月苹果确认将不再任命新的工业设计主管。
在苹果的产品打造中,设计一直是核心的环节,Jony Ive 此前负责主管苹果设计团队长达 20 年,共同塑造了一个科技行业的传奇。但从 Jony Ive 于 2019 年离职之后,这支传奇设计团队就被一分为二:
但在首席运营官的领导下,苹果工业设计团队在产品上的话语权持续减弱。知情人士称,Hankey 甚至没办法驳回其他部门做出的工程方案,这是 Jony Ive 时期无法想象的事情,彼时都是设计团队提出难以想象的方式,再由工程及其他团队在现实和量产层面上进行挑战。
杰夫·威廉姆斯之前就希望团队尽快推出第一版AR产品,但苹果工业设计团队希望耐心等待,直到更轻便的 AR 眼镜在技术上变得可行。作为苹果公司最高话事人,库克选择了站在杰夫·威廉姆斯一侧,决定推进首款 MR 产品的落地。
但在首款 MR 产品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这支颇具传奇色彩的工业设计团队已经彻底失去了主导苹果产品的核心话语权,Evans Hankey 的离职或许也离不开其中的变动和矛盾。
包括 Jony Ive 也对此感到非常失望。他曾在离开苹果后的采访中透露,库克治下,苹果关注的重心是运营而不再是设计。
本月,一家由苹果前员工创建的初创公司 Humane 得到了 1 亿美元投资,并宣布与 ChatGPT 背后的 OpenAI 以及微软建立了合作关系。这家由前苹果人机界面设计总监 Imran Chaudhri 和 iOS/macOS 软件工程总监 Bethany Bongiorno 联合成立的公司,计划在今年春季发布一款产品,将人工智能融入消费设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