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鼠疫防治知识

频道:犯罪电影 日期: 来源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氏菌引发的烈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8天。该病发病急,传染性强。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鼠疫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下面,为大家介绍鼠疫防治的基本知识:

鼠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部发红、眼红、皮肤有出血点等。鼠疫临床上常见主要分为腺型、肺型、败血型。

鼠疫主要在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类和旱獭,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耶尔森氏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造成人间鼠疫流行的传染源有三种:一是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种动物,如旱獭等;二是动物体外寄生的跳蚤等;三是鼠疫病人。

人感染鼠疫耶尔森氏菌的途径也有三种:一是直接接触患有鼠疫病的动物,如猎杀剥食旱獭等染疫动物;二是被带有鼠疫耶尔森氏菌的跳蚤叮咬;三是呼吸道传播,鼠疫病人经呼吸、咳嗽形成飞沫,被他人吸入引起感染

鼠疫可防可控可治,早期发现疫情,早期报告,及时处理疫区是制止鼠疫蔓延的关键措施。因此,要充分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和各级卫生组织力量,建立疫情报告网,确定疫情报告员,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1)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野外活动人员发现病死鼠、兔、狐狸等动物时千万不要抓拿,更不能剥皮食肉,应该用布袋或塑料袋装好尸体,埋好后做标记,及时上报疾控部门。

(3) 加强个人防护。凡是野外放牧、耕种和从事其他作业的人员要穿防蚤袜,休息时应选择无鼠无洞的地方,如在野外搭棚居住,一定要选择无鼠无洞的地方,还应该进行灭蚤处理。

(4) 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2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5) 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6) 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在医生建议下预防用药。

虽然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但却可防、可控、可治,因此必须坚持做到“三不三报”。

关键词:寒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