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法互殴,法国炮台一段标语让德军咬牙切齿,换你你也会恨之入骨
标语是战场双方经常使用的心理手段,伴随着画报、杂志和宣传用品一起向对手起到了招降、利诱、降低战斗意志的作用,当然有时也会起到让对手士气大振、咬牙切齿的效果。
在1916年德法互殴的战场上,法国一座炮台上的标语就让老对手德国人恨得牙根痒痒,这激起了德国人的斗志,那浪漫幽默的法国人到底写了什么,能让严谨到不苟言笑的德国人大为光火?
1916年2月的凡尔登战场上,德国人排山倒海的进攻让法国凡尔登要塞群摇摇欲坠,一道道工事和碉堡被德国重炮摧毁,一排排的士兵被爆炸声真的耳膜充血,法国人不得已全部萎缩在堑壕和要塞中不肯出来,但只要炮声停止他们就会向进攻中的德国步兵射击,战场呈现出了一片胶着状态。
法国的凡尔登要塞是欧洲当时最坚固的堡垒,有四道防御体系构成,每道防御体系都由数到堑壕、深沟、崖壁、掩体、交通壕、掩蔽部、铁丝网和各种障碍物构成,各堡垒之间还有支援线、内保线、到达线相通,坚不可摧、固若金汤。
在第一道防线上有一个著名的都蒙炮台,德法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炮战,故事就发生在此地。
在都蒙炮台外围的第一道墙上,写着一句这样的标语:“都蒙固若金汤,想进来很难,进来后想出去更难,如不相信,可以试试!”
这是一句带有挑逗、讽刺和对德军战斗力及勇气均不屑一顾的标语,说明此地工事坚固无比,想要攻占难比登天。
也说明当战争进入到1916年时,法国人已经明白德国想要速战速决的意图早已失败,在面对两线夹攻之下德国迟早要玩完,只要英、法、俄等协约国继续坚持战斗,凭借以多欺少的雄厚兵力、经济规模、军需数量和后勤补给,就算是打消耗战也能将德国耗死。
而且法国人敢于写这句话也是因为都蒙炮台不仅是凡尔登的门户,还是外围防御体系中最强的存在,各种地上、地下的工事全部齐备,火炮林立、易守难攻。
在凡尔登战役初期这里承受了巨大的炮火洗礼, 是德国步、炮兵主要的“关注”方向,就在德军步兵冲到此处时,在残垣断壁的墙上看到了戏虐的文字残骸,这让德国士兵们怒火中烧、咬牙切齿,恨不能将此处所有活物全部处死。
作为德国士兵在凡尔登战役开打前的1915年德国在西线一直都采取防御措施,少有的进攻也是小打小闹,没有掀起什么像样的波澜。
因为在1914年的大规模进攻中德国并没有在西线取得速战速决的胜利,这让德国陷入到一直都不想面对的两线作战,也意味着德国将很难赢得战争胜利。
直到如今德军终于再次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可军人们的心中对是否能获得两线的胜利并不乐观,很多人已经没有了战争之初的激情。
而法国人的标语无疑是在揭德国人的伤疤,都蒙炮台一方面关乎着德国进攻的成败,一方面关乎法国人誓死捍卫凡尔登的决心,是双方胜负乃至士气之所在,如果连第一道防线都无法突破那德国的进攻将面临再次失败。
那法国人的藐视则会让更多的德国军人咬牙切齿,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如果你是德军士兵在被藐视后也会对此恨之入骨吧!
不过德国虽然在凡尔登战役中没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但都蒙炮台还是被德国人拿了下来,只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对整个战局来说微乎其微。
而且在德法互殴的战场上像这种标语也比比皆是,要是每次都生气那也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了,只不过德国人心中总是憋着一口闷气,速战速决做不到了,局势对他们来说越来越不利,持续的消耗战让德国人失去了耐心,所以他们渴望胜利,渴望夺得凡尔登,再次打通通向巴黎的道路,但要塞久攻不下,而且又看到了这种被藐视的标语,才会显得如此沉不住气……
打仗就是乱上?看看德国人是怎么打法国的,步兵冲锋绝对层次分明
一战历史:德国的第一个敌人是谁?不灭此国就无法胜利,不是法国
志愿军一等功英雄,却在美国成了杀人魔王,事实真相让人刮目相看
志愿军打退美国人,金日成却因一点不满意,最终斯大林说了一句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