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以上电影台词,囊括了中国电影中的国色、神话、非遗、精神等各方面,很多观众在看到、听到这些台词的时候,内心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电影作为一种承载文化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如此深入人心。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院长吴冠平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影像对于传统文化传播魅力的展示。电影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最有力的一种形式,电影是一个真实的再现,所以观众们能够在电影的影像中看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从服饰、器物到人物的行为举止,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美。”
电影具有情感性,当人们在博物馆看到出土的文物时,文物是不会说话的,它沉睡千年的所见所闻无法表达,很难让人们从内心激发出情感来,但却可以通过电影的形式,从人物、故事、叙事等方面,讲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使其从形式到内容,都能让观众产生一种由衷的情感共情性。电影是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具有某种日常生活的影子,所以能让很多大众通过电影的传播,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感受传统文化的美。
所以电影作为这样特殊的文化载体,透过声、光、电等特殊的材质,让观众能够从内而外、最好程度地感受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也在电影人创作的时候提供灵感。当人们谈及如何用电影进行传统文化传播,或者如何用电影形式把传统文化中美的部分传递出来这些问题,这其实对于电影人来讲更多是精神性的。这个精神性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也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有《妈妈!》《人生大事》这样体现出来的亲情、生死观,讲述的都是非常中国式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