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今日热搜榜

上市两年市值蒸发千亿港元,泡泡玛特的情绪价值“失效”了?

频道:动画电影 日期: 来源

从35港元的发行价,一路下滑到不足20港元,泡泡玛特在资本市场的日子并不好过。蒸发千亿港元市值后的今天,撅嘴黑脸的Molly依然具有魔力吗,这是资本市场抛来的疑问,也是潮玩市场抛来的问题。

“我们都是生产情绪价值的内容公司”奇葩说创立人马东曾给火爆的盲盒做过这样注解。因为承载了情绪价值,“非必要之物”被年轻人宠成了“必要”购买。小影曾是泡泡玛特盲盒的骨灰级爱好者,在泡泡玛特最火的那几年,撅嘴黑脸的Molly就代表了小影,用小影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态度。

当超千亿港元市值下跌至260亿港元时,泡泡玛特的这种情绪价值正在“失效”。然而在蒸发千亿港元市值后的今天,Molly已经很难承载当初那一批骨灰级爱好者的情绪价值,而新的爱好者似乎又有更多选择。

或许泡泡玛特在进入潮玩领域时没有想到,短短七年时间,自己会迅速完成登顶又快速跌落的历程。截至3月10日收盘,泡泡玛特市值跌至259.8亿港元,距离上市后巅峰时期的1500亿港元蒸发千亿,股价也从巅峰时期的107港元跌至如今的19港元。对任何企业而言,这都是难以言喻的痛。

2010年,王宁带着满腔热血创立了泡泡玛特,从销售文具、小饰品开始,尽管开出了几十家门店,但泡泡玛特的利润并不高,业绩连亏三年。直到2015年,日本盲盒的火爆让泡泡玛特看到了机会。

在财报数据中,Molly也成为泡泡玛特最赚钱的“当家花旦”。2017年,Molly为泡泡玛特带来的收益占所有IP收益的89.4%;借助这一IP的成功运营,亏损多年的泡泡玛特实现扭亏为盈。2018年,Molly的营收占比达62.9%。

小影是当时泡泡玛特第一批粉丝,也是Molly的骨灰级爱好者。她知道每一个Molly的盲盒系列产品。据小影介绍,单Molly一款IP,泡泡玛特就推出了超30个不同系列的盲盒,集齐所有Molly盲盒系列是小影的目标。当问到为什么喜欢Molly时,小影给出的答案是这个撅着嘴摆臭脸的女孩是另一个自己。用小影的话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对抗麻木生活的态度。

财报数据显示,The Monsters 、PUCKY等独家IP、非独家IP的营收占比在2021年都出现了下滑,其中独家IP整体由2020年的28.3%下滑至17.2%。其最早出圈的两大IP之一的PUCKY,营收占比已从2020年的11.9%下滑至4.1%。

在泡泡玛特大火的那几年,泡泡玛特的目标是做中国的迪士尼,后来,泡泡玛特不再强调做中国的迪士尼,而是要做中国的泡泡玛特,后来的后来,泡泡玛特似乎想要做世界的泡泡玛特。这被理解为,当潮玩经济在本土市场触顶后,泡泡玛特需要新的故事出现。

关键词: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