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联合国大会第75届会议通过决议设立“女法官国际日”。旨在促进妇女在各国司法机构中的充分和平等参与,支持妇女在从事司法工作中彰显自身价值。2022年3月10日被定为第一个“女法官国际日”。
我们即将迎来第二个“女法官国际日”。女法官是法官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们以专业知识参与审判执行工作,以女性力量不断诠释公平正义,温柔细腻,明理解纷,果敢坚毅,惩恶扬善。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看见巾帼风采,聆听她们的职业故事。
处理民事纠纷的法官就像做精细外科手术的医生,通过对人情和法律的认识判断,识别症结、悉心解纷。我在民事审判一线工作了16年,一直在努力用春风细雨般的关切化解当事人之间的坚冰与隔阂,让双方重建信任的桥梁。
记得在一起排除妨碍纠纷中,原告夫妇购买了房屋及配套自行车库,收房时才发现车库内住着一位七旬老翁,声称车库是儿子的,无论如何不愿搬出。在上门走访时,我了解到老人常年住在车库,但是儿子卖房时没有征得老人的同意,一气之下,老人一直不肯搬离。听完老人的诉苦,我将老人的儿子儿媳叫到车库,让他们当面向老人解释了卖房的情况,儿子为事前没有说明而道歉,也表示愿意和老人同住,一番沟通之后,误会得以消除,儿子也将老人接回家。这个结果避免了一判了之执行不便的尴尬,找到了纠纷的症结原是被告家庭内部的误解,弥补了情感的裂痕。
“法律是公正和善良的艺术”,我深知即使最简单的案子,对于来诉讼的老百姓来说都是大事儿。我将始终保持善意和同理心,兼顾法理与人情,真正化解纠纷矛盾。每当我看到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后,他们亲切的笑脸和由衷的感谢,都让我感受到法官的职业魅力。
作为基层女法官,时常面对老弱病残、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我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做到为民、护民、便民、利民。行动不便的老人有诉求,安排巡回审理、上门调解;相邻关系、土地争议的案件,一定会去现场勘验,了解详情;面对被裹挟入案件的未成年人,馈赠提前备好的书籍鼓励前行。虽然岗位不断变化,但我做人民法官的初心却越来越坚定。
在处理某公司起诉张某、某网络平台名誉权纠纷案中,张某因与该公司存在工程款争议而在网络平台发布“农民工血汗钱”等文章,带领多名工人至法院旁听,并一度以轻生要挟。面对情绪激动的张某,我充分尊重并耐心倾听,多次谈话,从法情理多方面入手,释明法律、分析利弊,一时的发泄并不能解决工程款问题,反而可能被他人利用引发侵权诉讼。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在拿到调解书后,张某表示深深的歉意:“法官,我认为你是公正、讲理的,我为之前不理智的行为而道歉。”正是群众在案结事了后的一次次肯定,鼓励着我在审判工作中始终坚持自己用心办好每一件案件的初心。
法乃公器,善者乃成。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影响案件走向的事实细节,我曾爬上废弃车间的窗户查看设备情况、带着安全帽在工地清点材料数量、在一堆废车零件中翻找车架号、一笔一笔反复核算当事人之间长达十年的本息往来……小案不小看,秉承善良之心,注入司法温情,努力让百姓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令明具,惟法而知。于经年中积累,于执着中求索。有智慧的审判,是我一直致力寻求的方向。在一起涉及免责条款效力认定的保险合同纠纷中,我没有局限于个案的解决,而是思考能否用一个案例来统一实践中的认识,通过对该类案件的法条梳理、理论分析、类案检索,进而用明晰的说理确立相应的裁判规则,最终,该案例被《人民司法》所刊登,撰写的裁判文书也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律文书。一份份文书、一篇篇案例,我努力在用心书写中成为一名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专业型法官。
法外有情,笙磬同音。法庭外,我是母亲、是女儿、是妻子,每种身份都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收获,让我更加温暖而有力量。高质量的完成高强度的审判工作,既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也是源于对法官事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规则意识、法律温度的坚守与初心。
女法官作为法官群体的一抹亮色,在身披法袍、守护正义之外,发挥巾帼法官的天然优势,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体察弱势群体的深层次需求,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2017年11月底,我审结了一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至今还记忆犹新。产妇刘某在某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产下一子,因院方手术失误构成医疗事故,后来小婴儿经护理已基本康复,无奈事故导致产妇刘某瘫痪。我接手案件后,深感这起案件背后是一个母亲沉甸甸的后半生。记得我当时在手案件上百件,但这个案件依然带给我极大的触动,在快速排庭、高效审理、精细评议、严谨论证后,支持了产妇的诉讼请求,让伤者尽快兑现胜诉权益。
我们审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牵动着别人的人生,默默影响着他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念。正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在矛盾纷争中看见案件背后的真实苦难,体察受害人没有言表的希冀,让正义在急难愁盼面前不迟到,让一纸判决体现出法外容情的温度,是司法良知驱动下的唯一选择。
一直以为自己是审判系统大森林角落里的一棵小树,但是当集资诈骗案的被害人围过来、不停倾诉着受害经过时,才发现,原来自己在他们眼中能成为遮风挡雨的大树,帮助他们寻找真相、惩治犯罪、追回损失。
一直以为与英勇刚强的男法官相比,女法官可能少了一些刚毅与冷峻,但是在办理上百名被告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时,才发现,我们可以抽丝剥茧、从容不迫。
一直以为刑事法官因终日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被告人,应该始终保持高冷令人敬畏,但是当邻里矛盾引发纠纷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时,才发现,原来刑事法官也可以面带微笑、春风化雨,书写正义、化解纠纷。
既然想要守护正义,横亘在想要与做到之间的是努力精进。想要办好案件获得群众认可,就要践行为民宗旨;想要积累经验精进审判业务,就要努力锤炼;想要不断创新探索审判思路,就要刻苦钻研。长路漫漫,要走好审判的每一步,只有堂堂正正、踏踏实实,内心可以柔软,但必须执法如山,努力做一名温柔而有力量的女法官,秉持司法为民初心,践行公平正义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