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吉利汽车正式向新能源市场派出了它的“银河战舰”。虽然官方强调,“银河”是吉利母品牌下全新的中高端新能源系列,但其意义却比任何一个新品牌都要重大。
它的诞生,标志着吉利汽车开启全面新能源转型。换句话说,自此吉利对新能源市场的态度,将不再是试探、奇袭,而是中军压境,全军出击。
银河亮剑,在最冷的春天的出征
在吉利银河战略发布会之前,很多人向笔者表达了不解:当下新能源市场正在经历“史上最冷”的一次倒春寒,补贴归零,经济尚待复苏,市场大打价格战……多种不利因素叠加,汽车圈人人自危,吉利银河此时高调出征,不怕遭遇挫折吗?
但在水滴汽车看来,外部环境严酷,反而是强者跃起的时机。老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吉利汽车显然是有备而来。
发布会当天,吉利打出了一套让人目不暇接的“组合拳”,每一式都力道十足。首先,全球首发的智能电动原型车“银河之光”,是吉利涟漪美学的延承与时代科技融合进化的成果。与当前电动车普遍采用的冷淡极简的设计套路不同,它透露出更多中式美学韵味,契合国人对星辰大海的向往,为业界提供了全新的设计范式。
其次,吉利银河不仅发布了首款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还霸气“摊牌”,在接下来的2年内,将推出7款产品。其中4款归属智能电混L系列,首款电混SUV银河L7、首款电混轿车银河L6将在今年二、三季度分别交付;另外3款归属智能纯电E系列,首款纯电产品E8将于今年四季度交付。
密集的新车规划,保证了吉利银河持续不衰的热度和势能,而背后作为支撑的,是吉利新能源强大的架构造车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专业架构的重要性就像地基之于楼房,是造车的核心力量,直接影响汽车的性能和体验,奠定汽车的智能化深度,更决定了造型设计的自由度。先进的架构可以让车企以更高的效率,推出不同品类,不同级别的高品质车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升级,业界公认,接下来将是架构比拼的时代。
但架构研发投入巨大,非足够实力和体量的车企所不能承受,这也是为什么外界更加看好头部大厂的长期竞争力。
众所周知,吉利汽车耗十年之功,投入近千亿元,打造了SPA、CMA、浩瀚以及新一代e-CMA智能电混架构。而吉利银河拥有“架构世家”一脉相承的新能源智能架构体系。据悉,其两大产品序列全部由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打造,其中智能电混L系列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电混”架构,覆盖A0级到B级智能电混产品;智能纯电E系列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纯电”架构,覆盖A级到D级智能纯电产品。
以先进架构为基础,吉利银河在核心技术上也得到了强力赋能,比如,银河全系产品都将搭载吉利独创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全新升级的“雷神电混8848”技术、吉利全栈自研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银河N OS等。上述硬核实力将共同成就吉利银河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而且,越是在市场趋冷的时候,强弱之间才越容易拉开差距,因为用户永远需要真正的好产品。
2023年,吉利汽车重新聚焦母品牌,也是时代发展趋势之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新能源已走到了拐点,一方面,市场结构正在从哑铃型向枣核型过渡,新能源汽车开始真正意义上杀入燃油车的核心阵地——平价(8~15万元)和大众级(15~25万元)市场;
另一方面,整个行业也在从粗放型增长的第一阶段,迈入“价值向上”的第二阶段。新能源汽车不再是装了三电的代步工具或大玩具,而逐渐肩负起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新高品质出行体验的重任。
这意味,传统车企全面转型的时候到了,不能只有两翼突击,也不能继续小打小闹,必须拿出最大的决心,最强的意志,全军出击,全面向新。
笔者了解到,吉利汽车已经对不同品牌、不同系列做了清晰的定位和区隔,形成了一支集团军:在吉利品牌内,银河面向15~30万元新能源市场,几何主打15万以下的新能源市场,吉星系列则覆盖燃油车市场;极氪品牌主打高端豪华纯电产品,定位30万元以上;领克是吉利跟沃尔沃联合打造的面向全球的新高端品牌,在定位上范围更广,兼顾多种动力,偏向时尚运动……
“在技术上,整个集团底层架构资源会进行共享,但是会根据各个品牌各自的定位及其用户人群,在设计、配置等方面进行差异化适配。”吉利领导对水滴汽车说。
与此同时,在全面向新的过程中,也要警惕心态上的扭曲。事实上,眼下有不少大型车企,不乏实力,也深知转型的重要,却在浮躁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迷失了自己,产品和营销动作严重变形,如同饮鸩止渴,前景令人担忧。
笔者注意到,今年正月初七,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以《造车者吉利,坚定做我们该做的事情》为题,献上了新春寄语——既不是“创新者”,也不是“颠覆者”,而是“造车者”,由此可见,吉利是当下为数不多保持头脑清醒的车企。
无论是烧油还是用电,也无论增加了多少智能科技配置,新能源车本质仍然是汽车,把人安全、舒适、愉悦地送往目的地,是不变的追求。况且,目前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很多短板,此时盲目“创新”,就像还没学会走就想飞,一定会栽大跟头的。
水滴汽车很高兴看到,吉利银河能够坚守“造车者”的初心,拒绝同质化,拒绝低品质,拒绝打价格战,以为用户解决实际痛点为核心价值观,“只做高价值新能源车”。
首款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就是最好的体现,企业没有按行业惯例,将“最大最贵”的纯电旗舰产品作为首发车型,而是选择了这款混动A级SUV打头阵。对此,吉利表示,这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定的,“现在用户更需要这样的产品”。
并且,吉利再三强调,高端一定要有高价值做支持,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吉利银河L7搭载的技术和配置,都是围绕用户需求所做的,比如同级唯一全封闭式格栅设计,回应的是用户对“绿牌车为什么要长一张油车脸”的质疑;比如标配的雷神电混8848“三挡变频电驱”,既要做到全工况不失速和弹射起步,为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驾控体验,也要兼顾能耗,以百公里亏电油耗5.23L,CLTC综合续航里程1370公里的成绩碾压对手;再比如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不仅率先实现了30公里时速拖底冲击、20公里时速整车拖底都无损伤,还行业首创深入到细胞层级的防辐射安全,为的就是给用户全方位的保护。
如今,汽车圈都喜欢谈论特斯拉推崇的“第一性原理”,在水滴汽车看来,真正理解和实践的企业并不多,吉利算是少数之一。
在发布会后的交流中,吉利汽车领导笑言,经此往后,外界会发现,吉利在智能电动化领域,突然从跟随者变成了领军者。这背后不存在什么奇迹,其实是吉利长期积累与布局到了集中收获期而已。
《孙子兵法》有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真正富有战斗力的军队,能够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早在当年收购沃尔沃时,吉利汽车就已经显露出非同一般的远见和魄力。而面对智能电动化时代,企业同样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排兵布阵,积蓄力量。只不过很多动作过于超前,彼时外界还无法看懂;并且埋下种子后,也需要漫长的耕耘与等待,才有可能见到鲜花和果实。
如今,我们已能察觉,自称“造车者”的吉利,一直在下一盘大棋。采用智能电动架构,接入银河N OS操作系统,融合吉利天地一体科技智能生态的吉利银河的到来,是“智能吉利2025”的战略兑现。
目前,吉利是全球唯一拥有软硬件全栈自研与生态闭环的汽车企业。其高度聚焦芯片、操作系统、智算中心和卫星网,不断完善“端到端”的全栈自研体系。
全新的银河N OS系统在自研芯片里部署国密算法,显著提升用户隐私保护能级。通过在系统层与全新语音引擎的联通,为用户带来了识别更准、全场景可见即可说、毫秒级响应的交互体验。在应用层,银河N OS带来了全新的UI风格和优美丝滑的银河微动效,给用户创造浸润式体验。不仅如此,未来银河N OS还将从架构层、系统层、应用层多维度入手,引领智能电动车从软件定义向生态定义转变。
在智能驾驶领域,基于吉利卫星的“天地一体”版银河智驾方案将很快推出。目前银河智驾在90km/h高速巡航时,面对静止目标可及时刹停;吉利星睿智算中心1天可以模拟10万公里的智能驾驶行为训练,结合智能网联专业试车场、实际道路测试,满足L3级全球认证标准。
吉利自研的厘米级卫星高精度定位模组,已通过车规级认证,通过融合吉利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该技术可实现精准定位永不失联。预计2025年,吉利将完成72颗低轨道卫星组网,届时吉利银河智驾将实现全球无盲区的定位能力。未来,吉利银河智驾还将率先量产跨层记忆泊车、高速紧急羚羊避障、低速探索穿越等领先科技。
在动荡的变革时代,在长期主义的道路上,实力是抵御严寒的底气,初心则是校正航路的准绳。在“银河战舰”吹响吉利全面向新的号角前,企业就已经积攒起了冲锋的势能。或许此前,“造车者”吉利难知如阴,但现在,中军出战,必然动如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