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采访现场等待的情侣和已经拿到结婚证的新人,他们普遍既激动,又紧张。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曹女士戴着头纱,手拿一束鲜花,还准备了小卡片。“我们都是彼此的初恋,相见恨晚。三个月前就在准备这些小道具,预约时0点就进了预约系统,今天心情很激动、很紧张,因为领了证就意味着被父母认可了。”曹女士笑着告诉记者。
她的伴侣张先生心情也是一样:“我也非常激动,今天朋友们都陪着来到现场,出去了就跟朋友们一起去拍拍照,吃好吃的。”
刘先生和武女士是大学同学,在一起已近七年,今天来办理结婚登记,他们也带了一束娇艳的玫瑰。“他说想要一点仪式感,就弄了一束花做个纪念。我们买了一个小蛋糕,中午回去举行一个两人的仪式,晚上再和家里人吃饭。未来我觉得我们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行。”武女士说。
刘先生准确地记得他和武女士相识于2016年4月20日,“让我特别感动的一件事是我去参军,她等了我两年,在这期间,她还背着家里一大早坐飞机来见我。”刘先生说,“今天太激动、太紧张了,我们从情侣到夫妻的身份转换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
尹女士在等待时拿着鲜花和预约单拍照纪念,她和盛先生在一起6年多,结婚对他们而言是顺其自然的事。“我俩在一起基本没吵过比较大的架,感情一直特别好,希望结婚后也能延续这样的相处模式。六年来,面对感情上的一些问题,我们的处理方式也越来越成熟。”尹女士说,如果回到初次见面时,她想对盛先生说:“你好,我六年之后会跟你结婚。”盛先生看着她说,“那我会说,‘你好,六年之后我会娶你。’”二人依偎着笑了起来。
“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做生活的伴侣、心灵的挚友……”穿着白色长裙的张妍和身着黑色大衣的张寅跃在国徽下庄严宣誓,结束后二人甜蜜亲吻。“你们是今天来我们民政局第一对热吻的,其他新人都是选择拥抱。”颁证员对他们说。
张寅跃说今天“超级激动”。张妍告诉记者,他们大一时相识,到现在已经五六年了,“我们已经定好了婚礼的时间,但今天来办理结婚登记,是前一晚临时决定的,手里的花是同学送的,头上的头纱是从照相馆借的,我现在特别开心。”这期间,笑容几乎没从二人脸上滑落过。
“今天我会给新人们发一份资料,解读他们身份的转变。婚姻需要经营,需要从欣赏开始,欣赏各自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凌梦告诉记者,“这里周一到周五都有公益性的婚姻辅导,我们也希望能成为每对新人的家常顾问。在婚姻中遇到任何沟通不了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都可以来找我们,我们会从心理专业方面提供帮助。”
在颁证厅,北京市民政局一级调研员、书法家葛东升为新人们现场书写一幅幅寓意美好的墨宝,到上午11时左右,他已经送出了上百幅墨宝,有的新人还拿到了两三幅。“我希望通过书法这种传统文化形式传递‘家’、‘和’的婚姻文化理念。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希望新人们把自己的小家建设好,为社会和谐作出贡献。”他说。
颁证厅还有专业的小提琴演员提供现场演奏,演奏的曲目既有西式的《爱的致意》《今夜感受我的爱》,也有中式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暖暖》等。